白石榴花
《中华本草》:白石榴花
拼音注音
Bái Shí Liu Huā
英文名
Flower of White Pomegranate, Flower of Doublepetalous White Pomegranate
出处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花瓣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unica granatum L.ev. Albescens DC.2.Punica granatum L.ev .multiplex Sweet采收和储藏:5-6月花盛开时采摘,置通风处晾干或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通常3-5m,稀达10m。枝顶常成尖锐长刺,幼枝具棱角,无毛,老枝近圆柱形。叶对生或簇生于短枝上;具短叶柄;叶片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长2-9cm,宽约1.5cm,先端短尖、钝尖或微凹,基部短尖至稍钝形,上面光亮,侧脉稍细密。花白色,生枝顶;萼筒长2-3cm,裂片卵状三角形,外面近顶端有1黄绿色腺体,边缘有小乳突;花瓣长1.5-3cm,宽1-2cm,多皱褶,先端圆形;雄蕊多数,花丝无毛,长达13mm;子房下位,多室,花柱长超过雄蕊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5-12cm,先端有宿存花萼裂片,皮厚。种子多数,具晶莹,多汁、味酸甜的外种皮。花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公园和风景区常有栽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干燥的花瓣多皱缩,呈共同色或棕黄色。完整者,以温水浸泡后铺平观察,全体呈卵形,顶端钝圆,基部略窄,边缘常有破缺。自花瓣基部发出较粗大的主脉,侧脉细小,网状,均呈棕色。质柔软,薄而微透明。[br]以色泽黄白、气味微香者为佳。
性味
味酸;甘;性平
炮制
拣净杂质,生用或炒黑用。
归经
归肺经
功能主治
涩肠止血。主久痢;便血;咳血;衄血;吐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,鲜品15-3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吹鼻。
各家论述
1.《四川中药志》:散郁结。治肺劳吐血及衄血。2.《福建中草药》:固肠止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白石榴花
拼音注音
Bái Shí Liu Huā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花瓣。5~6月花盛开时,摘下晒干。
原形态
①白石榴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约6米。小枝圆形或有微棱,枝端呈刺状,光滑无毛。叶对生或簇生于短枝,具短叶柄;叶片矩圆形、倒卵形至长圆形,长2~3厘米,宽约1.5厘米,先端钝,无毛,有光泽。花白色,径约3厘米。浆果近球形,径约10厘米,褐黄色至红色,内具薄隔膜。种子多数,包藏于红色或淡红色的果囊内。花期5~6月。
②重瓣白石榴
本种除花瓣重瓣外,其余形态与白石榴同。
生境分布
产四川。
形状
干燥的花瓣多皱缩,呈黄色或棕黄色。拣取完整者,以温水浸泡后铺平观察,全体呈卵形,顶端钝圆,基部略窄,边缘常有破缺。自花瓣基部发出较粗大的主脉,侧脉细小。网状,均呈棕色。质柔软,薄而微透明。以色泽黄白、气味微香者为佳。
性味
酸甘,平。
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温,味酸甘微涩,无毒。"
②《福建中草药》:"甘微苦,平。"
炮制
拣净杂质,生用或炒黑用。
功能主治
止血,涩肠。治咳血,吐血,衄血,便血,久痢。
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散郁结。治肺劳吐血及衄血。"
②《福建中草药》:"固肠止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(鲜者0.5~1两)。外用:研末吹鼻。
复方
①治咳血、吐血、便血:白石榴花十五至二十朵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②治久痢:白石榴花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乌爪金龙
- 红铁泡刺
- 水绵
- 灰叶
- 松香
- 黑果
- 水游草
- 黑草
- 大花糙苏
- 厚皮香花
- 钓樟枝叶
- 蛤蜊肉
- 山橘叶
- 引水蕉
- 多花野牡丹
- 独叶白芨
- 核桃楸皮
- 垂花胡枝子
- 油鸭
- 水莲沙
- 柠条子
- 番木瓜
- 大膜盖蕨
- 薄荷露
- 阴香皮
- 华风车子根
- 鸱鸺
- 胡燕卵
- 甘蔗皮
- 娘娘菜
- 山扁豆子
- 山羊参
- 柚树寄生
- 野京豆
- 瓜子莲
- 野升麻
- 柿花
- 山甘草根
- 水兰叶
- 葛藟汁
- 油桐根
- 瑞香叶
- 亚黑管菌
- 观音茶
- 瓣蕊唐松草
- 大果琉璃草
- 伏龙肝
- 芍药花
- 山橿
- 羊七莲
- 岩谷伞
- 地红子根
- 栘依果
- 奶浆木
- 大苞甲跖草
- 水朝阳花
- 番薯
- 山桐子
- 佛杜树
- 大理菊
- 水仙桃
- 柏树油
- 海虾
- 狗爪豆
- 树火麻
- 桑鳸
- 水八角
- 水冬瓜
- 柚皮
- 狗尾花
- 瑞连草
- 山艾叶
- 水接骨丹
- 水木草
- 高粱火焰苞
- 椰子
- 红苕母子
- 白刺
- 山慈姑花
- 柿根
- 浮尸草
- 颠茄草
- 肝风草
- 柠条根
- 山橘
- 大红菇
- 白饭树叶
- 苏铁叶
- 红藤蓼
- 垂柳
- 柿蒂
- 大狼毒
- 柏树
- 海燕
- 线叶蚤缀根
- 大九节铃
- 扭鞘香茅
- 杨梅树
- 瓜蒌皮
- 柿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