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草根
《*辞典》:冰草根
拼音注音
Bīnɡ Cǎo Gēn
出处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来源
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根。秋季采挖,洗净晒干。
原形态
赖草,又名:厚穗碱草、厚穗冰草、滨草、老披碱。
多年生草本,高40~90厘米。具下伸根茎;根须状。秆单生成成茂丛,直立,质刚,具2~3节,上部密生柔毛。叶扁平,干时内卷,长8~30厘米,宽4~7毫米,上面及边缘粗糙或生短柔毛,下面光滑或微粗糙;叶鞘大都光滑,或在幼嫩时上部边缘具纤毛,位于基部的叶鞘色枯黄,残留呈纤维状;叶舌胶质,截平,长0.8~1.5毫米。穗状花序直立,长10~15厘米,宽8~10毫米,灰绿色;穗轴被短乘毛,健壮,其节间长3~7毫米,小穗2~4个生于穗轴的每个节上,外稃披针形,有毛,颖锥状线形,具1脉,颖长10~13毫米,有4~7个小花。花果期6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润湿肥沃沙地、渠边、田埂、丘间低地。分布东北、河北、甘肃、宁夏、青海、新疆、陕西、山西、内蒙古等地。
性味
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,止血,利尿。治感冒,鼻出血,哮喘。
复方
①防治感冒:冰草根、芦苇根、甘草根、马蔺根,黑枸杞根(玉门称"五根汤")各五钱,水煎服,日服二次。
②治鼻出血:冰草根、桑叶、菊花各一两,水煎服。
③治哮喘、痰中带血:冰草根,加糖,水煎当茶喝。
④治肾炎:冰草根配其它药煎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粘药
- 凹朴皮
- 艾麻草
- 白猪母菜
- 白线薯
- 巴掌草
- 白藨
- 白车轴草
- 矮陀陀
- 半春莲
- 巴豆壳
- 白花果
- 白苏叶
- 白铃子
- 白云花根
- 庵摩勒
- 北细辛
- 白猪鼻孔
- 巴旦杏仁
- 巴豆树根
- 白茅针
- 柄马勃
- 庵 (艹闾)
- 半把伞
- 白补药
- 白颖苔草
- 安胎药
- 白地紫菀
- 伯乐树
- 扁担藤
- 柏勒儿茶
- 白前
- 八仙草
- 白果槲寄生
- 巴茅果
- 白英
- 白叶火草
- 白竻薳
- 白花映山红
- 白松塔
- 白梅
- 八角金盘
- 崩疮药
- 白花夏枯草
- 白花杆
- 白花草
- 白蒿花
- 白刺花叶
- 白木
- 八角乌
- 拔毒草
- 白柳
- 白皮柯
- 白花穿心莲
- 白花苋
- 扁藤叶
- 白蜡树叶
- 白千层叶
- 伴蛇莲
- 白杨树皮
- 白果根
- 包谷火焰包
- 白粉蝶
- 白菖
- 杯苋
- 柏脂
- 白果树皮
- 八股绳
- 白榄根
- 白荷花露
- 杯苋根
- 白托柄菇
- 白苣
- 斑叶兰根
- 凹裂毛麝香
- 不灰木
- 扁竹根
- 白药
- 白对节子叶
- 白花丹
- 白花蛇目睛
- 白杨枝
- 白桂
- 白花猪母菜
- 扁藤
- 白花岩青兰
- 石刁柏
- 八角枫
- 白粱米
- 白花柴
- 斑杖
- 白栎蔀
- 白榔皮
- 白粉藤
- 抱树莲
- 白千层皮
- 八角茴香
- 白土茯苓
- 白叶瓜馥木
- 白婆婆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