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藤叶
《中华本草》:扁藤叶
拼音注音
Biǎn Ténɡ Yè
英文名
leaf of Flastem Rockvine
出处
出自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(Hook.f.) Gagnep.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etrastigma planicaule (Hook.f.)Gagnep.[Vitis planicaule Hook.f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摘,多鲜用。
原形态
扁担藤 攀援木质大藤本,长约10m多。全株无毛。茎深褐色,阔而扁,基部宽达40cm,分枝圆柱形,常有肿大的节,有条纹;卷须粗壮,不分枝。掌状复叶互生;总叶柄粗壮,长5-14cm,基部常扁而宽;小叶5,革质,小叶柄长1-3cm,中间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,长8-13cm,宽3-6cm,先端渐尖,基部钝或楔形,边缘有浅钝齿;侧生小叶较狭窄或稍短。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;总花梗长4-6cm,近基部具苞片;花萼杯状,先端截平,有乳凸状小点;花瓣4,绿白色,卵状三角形,先端兜状,长2.5-3mm;花盘在雄花中明显,浅4裂,在雌花中不明显,雄蕊较子房短;子房宽圆锥形,无毛,柱头4浅裂。浆果较大,近球形,肉质,直径约2cm,具2颗种子。种子倒卵状椭圆形,两面均有平行的小槽2条,并具横皱纹。花期4-6月,果期6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400m的中山地区森林中,常攀附于乔木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酸;涩;平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生肌敛疮。主下肢溃疡;外伤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扁藤叶
拼音注音
Biǎn Ténɡ Yè
出处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葡萄科植物扁担藤的叶。
功能主治
治下肢溃疡。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柏脂
- 莲雾
- 下草
- 蓝树
- 瓠子子
- 杏子
- 蘽根
- 蓝实
- 蒌油
- 小檗
- 蒌蒿
- 菱叶
- 山油柑果实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山柑算盘子
- 落花生枝叶
- 小果倒地铃
- 星毛羊奶子
- 小叶眼树莲
- 小叶鹅掌柴
- 小果金花茶叶
- 小九头狮子草
- 裂叶双盖蕨
- 小果野葡萄藤
- 莲生桂子花
- 裸茎千里光
- 山檨叶泡花树
- 小叶密花远志
- 密毛桃叶珊瑚叶
- 苜蓿根
- 萝芙木
- 拔毒草
- 木兰皮
- 旋花
- 杏花
- 白柳
- 白皮柯
- 扁果
- 白花穿心莲
- 山柰
- 莱菔子
- 山楂
- 蓼螺
- 喜树叶
- 河口莲座蕨
- 蝲蛄石
- 莲花
- 蓼实
- 蓝叶棵
- 莱菔叶
- 仙茅
- 小麦
- 消石
- 萝藦子
- 蓝靛
- 山矾
- 十萼茄
- 犀牛皮
- 菱粉
- 盒子草
- 熊骨
- 小叶罗汉松
- 仙环小皮伞
- 小叶蛇总管
- 红毛悬钩子
- 红毛野海棠
- 小叶小羽藓
- 红毛对筋草
- 新疆香堇
- 红直獐牙菜
- 红叶铁线莲
- 红毛叶马蹄香
- 显脉香茶菜
- 红果冬青根
- 红筷子冠毛
- 墓头回
- 银耳
- 白刺花叶
- 心不干
- 橡实
- 夏枯草
- 莲房
- 密花草
- 小喇叭
- 巴茅果
- 山橘叶
- 葎草根
- 山慈菇
- 埋博树
- 木兰花
- 夏腊梅
- 明胶
- 新塔花
- 落新妇
- 山枇杷
- 喜树果
- 蓝花子
- 蓝猪耳
- 落叶梅
- 落葵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