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狗尾
《中华本草》:布狗尾
拼音注音
Bù Gǒu Wěi
别名
土狗尾、长穗狸尾草、兔狗尾、猫公树、防虫草、猫上树、狐狸尾。
英文名
all-grass of Longspike Uraria
出处
出自《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长穗猫尾射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Uraria crinia (L.)Desv.varmacrostachya (Wall.)Benth.[U.macrostachyl Wal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枝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长穗猫尾草 直立亚灌木,高l-1.5m。茎多分枝,被短柔毛。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;有长柄;小叶3-7片,对生,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,长10-15cm,宽5-7cm,先端短尖,基部圆形或稍心形,全缘,上面无毛,背面被柔毛;托叶小。总状花序顶生,成穗状,长达30cm以上,先端弯曲,形似“狗尾”,花极稠密;萼管极短;花冠蝶形,紫色,旗瓣阔,翼瓣和龙骨瓣粘贴;雄蕊二体,于房上位。荚果2-4节,扭曲重叠,略被短毛。种子黑褐色,有光泽。花期5-7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木丛边功杂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枝条圆柱形,被短柔毛。羽状复叶,小叶3-7;小叶多皱缩或脱落,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长方卵形,长10-14cm,宽3-5cm,下面有柔毛。有时枝端可见先端弯曲、形似狗尾状的花序,长达30cm以上,暗紫色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
味淡;性凉
归经
脾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;止血;消积;杀虫。主感冒;咳嗽;疟疾;吐血;咯血;尿血;外伤出血;小儿疳积;丝虫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60g。
各家论述
1.《岭南采药录》:清热消滞,理咳嗽,水煎服。2.《岭南草药志》:解热,杀虫。治丝虫病,疟疾。3.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治吐血,咯血,尿血,刀伤出血,小儿疳积,感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布狗尾
拼音注音
Bù Gǒu Wěi
别名
兔狗尾、狐狸尾、虎尾轮、防虫草、猫上树
来源
豆科狸尾草属植物长穗猫尾射Uraria crinita Desv. var. macrostachya Wall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性味
淡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化痰,凉血止血,杀虫。用于感冒,咳嗽,疟疾,血丝虫病,小儿疳积,吐血,咯血,尿血。
用法用量
1~2两。
注意
孕妇忌服。
备注
(1)同属下列植物在不同地区亦同供药用:[b]猫尾射[/b]Uraria crinita Desv.;[b]猫尾草[/b]Uraria sinensis (Hemsl.) Franch.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布狗尾
拼音注音
Bù Gǒu Wěi
别名
土狗尾(《岭南采药录》),长穗狸尾草,兔狗尾(《岭南草药志》),猫公树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长穗猫尾草的全草。夏季采,洗净晒干。
原形态
直立亚灌木,高1~1.5米。茎多分枝,被短柔毛。叶互生,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对生,有3~7枚,矩圆形、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,长10~14厘米,宽3~5厘米,先端略尖,上面无毛,下面被柔毛,全缘。总状花序顶生,成穗状,可达30厘米,先端弯曲,形似"狗尾";花紫色。荚果,略被短毛,有荚节2~4个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旷野的草丛中。分布于广东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《岭南草药志》:"淡,凉。"
功能主治
止血,解热,杀虫。治吐血,尿血,丝虫病,疟疾。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清热消滞,理咳嗽,水煎服。"
②《岭南草药志》:"解热,杀虫。治丝虫病,疟疾。"
③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吐血,咯血,尿血,刀伤出血,小儿疳积,感冒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复方
①治丝虫病:布狗尾二两,水煎冲酒少许一次服。连服十余天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⑦治疟疾:布狗尾二至三两,煎水和白糖少许冲服,日一次,连服数天。孕妇禁用。(《岭南草药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五香草
- 省沽油
- 野漆树根
- 野核桃仁
- 野猪头骨
- 大花细辛
- 石决明
- 委陵菜
- 岩青菜
- 油棕根
- 水桐木
- 水底龙
- 水芹菜
- 油桐根
- 睡菜根
- 水翁叶
- 石羊菜
- 五叶木通
- 摇钱树
- 红花点地梅
- 红茎黄芩
- 红鸡踢香根
- 油菜子油
- 红花岩黄芪
- 红花小独蒜
- 江南地不容
- 红靛
- 红紫苏
- 杨梅核仁
- 大红菇
- 蓟罂粟
- 蒟蒻薯
- 乌饭树
- 大苦溜溜
- 江珧壳
- 石枫药
- 红花菜
- 白苏
- 红辣蓼
- 石上莲
- 越南悬钩子
- 石长生
- 尾叶山柑
- 大花美人蕉
- 野山蚂蟥
- 野樱桃根
- 大对经草
- 野丁香根
- 大头艾纳香
- 大肺经草
- 水胡满根
- 绢毛石花
- 水毛花根
- 五指毛桃根
- 大山玄参
- 野凤仙花
- 焦槟榔
- 野猪外肾
- 大苞寄生
- 对节叶根
- 水杨梅根
- 水朝阳
- 五指山参
- 结根草莓
- 省沽油根
- 浆包藤
- 石桢楠根
- 远志木蓝
- 五脉山黧豆
- 野毛金莲
- 大田基黄
- 水朝阳花
- 石山花椒
- 延羽卵果蕨
- 大白顶草
- 石上蕉
- 水朝阳草
- 水皂角子
- 岩黄连
- 白花丁香
- 大羽铁角蕨
- 南五味子叶
- 越南樟皮
- 大臭黄荆
- 水田七叶
- 野草香
- 五指山参叶
- 石瓜子莲
- 野胡萝卜根
- 乌蔹莓五加
- 大扁竹兰
- 月见草油
- 石上开花
- 山毛藓
- 野扇花果
- 异叶鳞始蕨
- 绛梨木根
- 石串莲
- 石菖蒲花
- 荆芥叶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