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千层皮
《中华本草》:白千层皮
拼音注音
Bái Qiān Cénɡ Pí
别名
千层皮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laleuca leucadendron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剥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乔木,高达18m。树皮灰白色,厚而松软,呈薄层状剥落。嫩枝灰白色。叶互生;叶柄极短;叶片革质,披针形或狭长圆形,长4-10cm,宽1-2cm,两端尖,全缘,油腺点多,香气浓郁;基出脉3-7条。花白色,密集于枝顶成穗状花序,花序轴常有短毛;萼管卵形,长3mm,有毛或无毛,萼齿5,圆形,长约1mm;花瓣5,卵形,长2-3mm,宽3mm;雄蕊多数,绿白以,长约1cm,常5-8枚成束,花药背部着生,药室平行,纵裂;子房下位,与萼管合生,先端突出,3室,花柱线形,比雄蕊略长,柱头多少扩大。蒴果近球形,直径5-7mm,种子近三角形。花期每年多次。
化学成分
树皮含木质素(lignin)54.2%,另含白千层素(melaleucin)[2]。
性味
味淡;性平
功能主治
安神;解毒。主失眠;多梦;神志不安;创伤化脓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海南虎皮楠
- 汉中防己
- 水贯众
- 中华胡枝子
- 台湾泡桐叶
- 深红龙胆
- 多裂独活
- 小贯众
- 中华剑蕨
- 中华石楠
- 中华里白
- 中南星
- 灰贯众
- 唐古特青兰苗
- 总序绿绒蒿
- 海红豆
- 茺蔚子
- 沙红柳
- 小草寇
- 小红苏
- 子楝树叶
- 四照花皮
- 山五味子
- 九连灯
- 猴接骨草
- 小虎耳草
- 野鸦椿根
- 蚕豆荚壳
- 藏鮡胆
- 白杨树根皮
- 枣槟榔
- 银毛委陵菜
- 土沉香
- 沙茴香
- 藏鮡肉
- 火秧竻叶
- 射尿拐
- 山乌珠叶
- 假连翘
- 团叶槲蕨
- 野葡萄藤
- 水葫芦根
- 剑叶耳草
- 沙枣树皮
- 藏菌陈
- 小血藤
- 四季海棠
- 小金樱
- 土牛党七
- 九眼独活
- 九倒生
- 井边草
- 小白棉
- 小茜草
- 小箭草
- 土瓜狼毒
- 小野鸡尾
- 水蔓青
- 水鬼蕉
- 瘦风轮
- 小距紫堇
- 火绳树
- 假芫茜
- 野花椒叶
- 小羊桃
- 海螵蛸
- 假蒟果穗
- 湿鼠曲草
- 猴樟果
- 短柄南蛇藤果
- 小豆柴
- 海南三七
- 小灵丹
- 土人参叶
- 四念癀
- 九子不离母
- 水菖蒲
- 再生稻
- 豺皮樟
- 野花椒皮
- 阴香根
- 剑叶玉簪
- 沙前胡子
- 水蓼根
- 斩妖剑
- 山尖菜
- 唐松草
- 海鹞鱼胆
- 朱砂根叶
- 山崩砂
- 海风藤
- 栀子花根
- 交剪草
- 指天蕉
- 掌叶蓼
- 小通草
- 滑叶木通
- 藏报春
- 藏山药
- 藏菖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