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花果
《*辞典》:白花果
拼音注音
Bái Huā Guǒ
别名
称杆红、红果树。
来源
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叶、花、果。叶,全年可采;果实,成熟时采收。
原形态
小乔木或灌木,高3~8米。小枝粗壮,圆柱形,无毛。单叶互生,革质,矩圆状倒卵形,长5~10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钝或短尖,基部楔形,全缘,无毛,光滑,中脉在叶上面下陷;叶柄长1.5厘米。花两性,淡黄色,直径1.8厘米,有木香花香气,腋生或簇生小枝顶端;花梗长1~1.5厘米,稍下垂;苞片2,卵状三角形;萼片和花瓣各5,基部合生;雄蕊多数;子房2~3室,柱头顶端3浅裂。果为干燥的浆果状,直径1.2~1.5厘米,萼片宿存。种子近卵形,质极坚硬,红色。花期7~8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、林地、路旁。分布于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地。
性味
苦,凉;花、果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捣烂外敷治大疮,痈疡,乳腺炎;花:揉烂搽癣,可止痒痛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筋骨散
- 藤乌
- 僵蚕
- 湖北海棠
- 白尼参
- 黄山五叶参
- 铅灰
- 黄桷根
- 山橘
- 山蟹
- 赤翅蜂
- 九龙盘
- 铁棒锤茎叶
- 镰形棘豆
- 榧根皮
- 空心柳
- 黄荆
- 无花果根
- 马蹄叶
- 小黑牛
- 蓍实
- 灵猫骨
- 博落回
- 红葱
- 半圆盖阴石蕨
- 回回豆
- 绿萼梅
- 巴豆油
- 香排草
- 野兔毛
- 荠菜
- 柠檬皮
- 蓟罂粟根
- 宜昌荚蒾叶
- 小接骨丹
- 秋葡萄茎
- 茄根
- 栝楼皮
- 桔梗
- 雪山甘草
- 豌豆七
- 槐胶
- 猩猩木
- 竹林消
- 红川乌
- 麂子草
- 倒爪草
- 衣鱼
- 矮醋栗
- 大过山龙
- 自消容根
- 牛西西
- 姜露
- 芸香
- 毛赪桐
- 上山虎
- 岩梭
- 秋海棠茎叶
- 寒莓根
- 白果根
- 刺楸
- 天文草
- 大树跌打
- 野京豆
- 鮧鱼
- 黄颡鱼颊骨
- 大三叶升麻
- 骆驼肉
- 蒲州豉
- 水虾子草
- 落地生根
- 毛叶石楠根
- 羽叶山蚂蝗
- 土附子
- 毛蕨根
- 柿漆
- 刺血红
- 竹节参
- 心叶秋海棠
- 路旁菊
- 无风自动草
- 蓬莱草
- 鹿筋
- 盒子草
- 野豌豆
- 莲叶橐吾
- 粗皮松萝
- 金边莲
- 露兜竻蔃
- 卷耳
- 大树三台
- 蜂斗菜
- 仙百草
- 荭草
- 红鸡踢香根
- 直立百部
- 赤火绳
- 鹦哥花藤
- 刺柏
- 羊齿天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