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山五叶参
《中华本草》:黄山五叶参
拼音注音
Huánɡ Shān Wǔ Yè Sh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黄山五叶参的根和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ntapanax hwangshanensis Cheng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黄山五叶参,灌木或小乔木,高2-8cm。 羽状复叶互生;小叶3-5,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,长5-12cm,宽3-7cm,先端尖或短渐尖,基部圆形至钝形,边缘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脉腋间有毛。伞形花序总状排列,再为顶生圆锥花序,长达30cm,总序轴上的绒毛较少,总花梗=、花梗均密被锈色长柔毛;花白色;花萼边缘有5齿;花瓣5;雄蕊5;子房下位,5室,花柱5,合生至顶部成柱状。果实卵状球形,成熟时黑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疏灌木丛或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等地。
性味
味辛;性微温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通络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“煎汤,9-15g;或泡酒。外用:知量,煎汤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毛赪桐
- 阴阳枫
- 灯台莲
- 心叶秋海棠
- 寒莓根
- 镰形棘豆
- 骆驼肉
- 盒子草
- 栝楼皮
- 筋骨散
- 槐胶
- 蓍实
- 刀豆根
- 麂子草
- 鮧鱼
- 倒爪草
- 金边莲
- 赤翅蜂
- 蓟罂粟根
- 上山虎
- 蓬莱草
- 姜露
- 无风自动草
- 卷耳
- 鹿筋
- 回回豆
- 灵猫骨
- 大树三台
- 荠菜
- 赤火绳
- 毛蕨根
- 路旁菊
- 大过山龙
- 野香橼花
- 伤寒头
- 红芋
- 庐山石韦
- 刺蒺藜
- 糖芥
- 血人参
- 一品红
- 糯芋
- 橄榄
- 昂天莲
- 红杉
- 总序绿绒蒿
- 地枫皮
- 罗望子叶黄檀
- 蝼蛄虾
- 蜂毒
- 阳起石
- 对叶百部
- 鹅毛
- 台湾榕
- 罗汉松根皮
- 大黄蜂子
- 山乌珠
- 三爪金龙
- 石头菜
- 咸秋石
- 大叶黄杨根
- 生姜皮
- 冰糖
- 瓦楞子
- 睡菜
- 芭茅果
- 柳杉
- 三叶海棠
- 番薯
- 冲天果
- 剑皮树菌
- 阔叶赤车使者
- 浙贝母
- 花叶矮沱沱
- 箭叶蓼
- 甘青铁线莲
- 小年药
- 滇瓦花
- 厚叶旋蒴苣苔
- 山稔根
- 地柑
- 滇缅古柯
- 污毛粗叶木
- 白头翁
- 树五加
- 水晶兰
- 蒿枝七
- 红叶树子
- 对叶榕
- 海狗肾
- 骆驼蹄草
- 火焰兰
- 凤仙根
- 白山蓼
- 黄筒花
- 芭蕉花
- 青鱼胆草
- 鸟不企
- 水松皮
- 鳝鱼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