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附子
《中华本草》:土附子
拼音注音
Tǔ Fù Zǐ
别名
土附卵
英文名
seed of common monkshood prepared daughter root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塘鳢科动物沙塘鳢的卵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dontobutis obscura (Temminck et Schlegel)采收和储藏:4-6月产卵前捕捞,剖腹取卵,鲜用。
原形态
沙塘鳢,体粗壮,前部呈圆筒形,后部侧扁。体长约18cm。头部大,稍扁平,较躯体为阔。口上位,口裂宽方,下颌长于上颌。鳞耙上有小刺。眼小,上位,眼间隔凹入。体侧和背部被栉鳞;腹部为圆鳞,侧线鳞33-37。生殖乳突明显,雌者较宽大,末端分叉,雄者三角形,末端尖细。背倒塌2个。第1背鳍Ⅶ-Ⅷ,第2背鳍Ⅰ,8-9。臀鳍Ⅰ,7。胸鳍大,腹鳍胸位,尾鳍圆形。背部黑褐色,体侧有黑色斑纹,腹部淡黄,无黑色斑点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多生活于河沟及湖泊中喜栖息于泥沙、杂草和碎石较多且相混杂的岸边浅水中游泳力不强。产卵期4-6月。资源分布:分布一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性味
味咸;性平
归经
肾经
功能主治
助相火;开胃;利水。主肾虚阳痿;消化不良;水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。
注意
《食物考》:“小狼戒食。”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土附子
拼音注音
Tǔ Fù Zǐ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塘鳢鱼科动物塘鳢鱼的卵子。
原形态
原动物详"土附"条。
功能主治
助相火,暖腰、肾。用烧酒醉食,颇能兴肾,与对虾同功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鸭舌头
- 粽粑叶
- 冷水丹叶
- 新香草
- 桂竹糖芥
- 番石榴皮
- 天冬
- 雁肪
- 金牛七
- 密叶天胡荽
- 独蕨萁
- 蝴蝶树
- 金老梅根
- 骆驼脂
- 裂果卫矛
- 南枳椇
- 白花映山红
- 地瓜子
- 吴茱萸根
- 花叶九节木
- 鹅绒藤
- 黄瓜根
- 瓦草
- 海柏
- 红牛尾七
- 黄皮叶
- 水松球果
- 灯心草
- 青蒿露
- 小叶杨
- 洋葱
- 蒲圻贝母
- 老鹤草
- 大管
- 台湾榕
- 大枣
- 阴阳枫
- 羊胎
- 滑石粉
- 美丽桐
- 白金古榄
- 万年柏
- 青皮
- 除虫菊
- 白石榴根
- 凤凰木
- 长松
- 鳝鱼骨
- 麻雀肉
- 轮叶景天
- 棘叶
- 半边藕
- 石上柏
- 黑沙蒿根
- 野猪蹄
- 龙骨
- 金盏菊花
- 覆盆子
- 龙须眼子菜
- 老枪谷
- 罗汉松实
- 牛心果
- 薄叶黄芩
- 香茅
- 盘羊睾丸
- 对叶榕
- 蛤蜊
- 腊雪
- 莲房
- 凤眼果
- 仙人球
- 心叶秋海棠
- 粗糠柴
- 山椒草
- 黄花菜子
- 鸭嘴花
- 猪靥
- 胡桃仁
- 麻根
- 东风螺壳
- 甜杏仁
- 功劳叶
- 接骨草
- 寒莓叶
- 蓝花侧金盏
- 缩砂蜜
- 巴戟天
- 粗糙凤尾蕨
- 桃耳七
- 野扁豆
- 山药藤
- 白花菜
- 贴骨散
- 腐婢根
- 水马桑枝叶
- 罗锅底
- 肉桂
- 豺皮樟根
- 软骨过山龙
- 红毛叶马蹄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