甜杏仁
《*辞典》:甜杏仁
拼音注音
Tián Xìnɡ Rén
出处
《本草从新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种味甜的干燥种子。果实成熟时采摘,除去果肉及核壳,取种子晾干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参见"杏仁"条。
生境分布
主产河北、北京、山东等地;此外,陕西、四川、内蒙古、甘肃、新疆、山西、东北等地亦产。
形状
干燥种子,呈扁心脏形,长1.6~2.1厘米,宽1.2~1.6厘米,顶端尖,基部圆,左右对称,种脊明显,种皮较苦杏仁为厚,淡黄棕色,自合点处分散出许多深棕色脉纹,形成纵向凹纹。断面白色。子叶接合面常见空隙。气微,味微甜。以颗粒均匀而大、饱满肥厚、不发油者为佳。
性味
①《本萆便读》:"味甘,性平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甘,无毒。"
炮制
拣净杂质,置沸水中略煮,俟皮微皱起捞出,浸入凉水中,脱去种皮,晒干簸净。
归经
《四川中药志》:"入肺、大肠二经。"
功能主治
润肺,平喘。治虚劳咳喘,肠燥便秘。
①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有滋润性,内服具轻泻作用,并有滋补之效。外用常用于表皮剥脱时作敷料,呈保护作用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能润肺宽胃,祛痰止咳。治虚劳咳嗽气喘,心腹逆闷,尤以治干性、虚性之咳嗽最宜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;或入丸剂。外用: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本草便读》:"甜杏仁,可供果食,主治(与杏仁)亦皆相仿。用于虚劳咳嗽方中,无苦劣之性耳。"
备注
本品在江苏、山东、河南、四川、陕西等地有时作巴旦杏仁使用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牛肉
- 秋石
- 柳穿鱼
- 毛蒌
- 刺龙牙
- 粉绿藤
- 山甘草
- 月光花
- 虎耳还魂草
- 刺楸树皮
- 紫硇砂
- 水八角莲
- 淡竹笋
- 黑升麻
- 紫花芥
- 硇砂
- 粉苞苣
- 阳桃
- 盐肤木皮
- 蛇胆
- 金丝猴
- 鸡脚刺
- 小接骨丹
- 黄背草果
- 黄鼬
- 木馒头
- 紫杜鹃
- 腐婢根
- 细枝柃
- 红花寄生
- 檀香泥
- 球核荚蒾
- 广西过路黄
- 牛角藓
- 披散糖芥
- 海盘车
- 爆仗竹
- 哈士蟆
- 光叶密花豆
- 红叶甘橿
- 密纹薄芝
- 大铁扫把
- 高山唐松草
- 蜂窝草
- 大人血七
- 桂叶素馨
- 牛蒡
- 川山橙果
- 腊梅
- 冷杉果
- 牛巴嘴
- 白云瓜花
- 茜草茎
- 金凤毛
- 梅
- 刺槐
- 芦竹根
- 锦葵
- 黑根药
- 蜂乳
- 接骨草
- 穇子
- 白贝
- 紫苏苞
- 蒙古扁桃
- 叶上果根
- 黄龙藤叶
- 大树三台
- 桂子
- 灵芝
- 山海螺
- 黄荆
- 大叶白头翁
- 宽叶返魂草
- 猩猩木
- 臭黄荆叶
- 粗榧子
- 田基黄
- 黄蘑菇
- 粗叶悬钩子
- 铁棒锤
- 飞来蓝
- 夏蜡梅
- 狼毒
- 豹皮菇
- 绣球防风
- 籼米
- 赤翅蜂
- 大叶藻
- 臭梧桐子
- 千解草
- 木本远志
- 海螺
- 车前草
- 海松子
- 乌脚枪
- 茶子木花
- 龙骨风
- 南苜蓿
- 红香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