豪猪毛刺
《中华本草》:豪猪毛刺
拼音注音
Háo Zhū Máo Cì
英文名
Porcupine spines
出处
出自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豪猪科动物豪猪的棘刺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ystrix hodgsoni Gray采收和储藏:捕杀后,拔取皮上的棘刺。
原形态
豪猪,为一种大型啮齿动物。体长约65c。身被长而硬的棘刺。额到颈背部中央有一条白色纵纹;四肢、腹部之刺短小而软,呈棕色,臀部棘长。尾甚短。全身棕褐色。棘刺一般呈纺外向锤形,中空,乳白色,中是间1/3为浅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栖息于山坡、草地或密林中洞居,以草根、竹笋、野果为食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以陕西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毛刺长短不一,后部和臀部的刺长20-40cm,或更长,直径5-7mm,长纺锤形,表面乳白色,中间1/3处有一段呈浅褐色或黑褐色,末端黑色,质硬,断面中空。头、颈和肩部的刺较短,但项背中央及前肩的刺末端白色。腹面和四肢的刺更短。气微。
性味
味苦;性平
归经
脾;胃经
功能主治
行气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心胃气痛;乳蛾;疮肿;皮肤过敏
用法用量
内服:烧存性研末,6-10g。外用:适量,烧炭研末撒或吹喉。
各家论述
《陆川本草》:行气,止心气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豪猪毛刺
拼音注音
Háo Zhū Máo Cì
出处
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为豪猪科动物豪猪的毛刺。
功能主治
《陆川本草》:"行气,止心气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1~3根,烧存性为末,开水送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白绵参
- 海通
- 长柄秋海棠
- 狗尾草
- 美丽风毛菊
- 藏菌陈
- 新木橿子
- 凤尾参
- 河豚目
- 狼油
- 杨枸花
- 蝮蛇
- 钮子七
- 朱顶红
- 垂果大蒜芥
- 桦木皮
- 插田泡
- 海鳗鳔
- 丁香罗勒
- 梨果榕
- 鳙鱼头
- 曲花紫堇
- 木半夏根
- 继木[檵木]
- 花南星
- 排钱草
- 酸不溜根
- 台湾千金藤
- 人参条
- 淡秋石
- 松鼠
- 老头草
- 野凤仙花
- 金边龙舌兰
- 杨梅核仁
- 断肠草
- 米碎花
- 薅田藨根
- 滇列当
- 柠檬桉
- 蘘草
- 西藏角蒿
- 土良姜
- 川榛
- 密枝问荆
- 阴香
- 尖槐藤
- 塔黄
- 毛桐
- 毛白杨
- 瘴气藤
- 水毛花
- 玉簪花
- 越南悬钩子
- 倒爪草
- 毛蓼
- 木半夏
- 黄花忍冬
- 蟾舌
- 鸡血藤
- 豪猪千
- 木半夏果实
- 血参
- 墨汁鬼伞
- 毛蕊老鹳草
- 大蒜
- 大萼鹿角藤
- 鸭舌鱼鳖
- 黄毛山牵牛
- 一窝鸡
- 慈竹
- 毛菊苣
- 马先蒿
- 单花芥
- 黄细辛
- 大青木
- 石蛇
- 荆三棱
- 蓝花棘豆
- 忽布筋骨草
- 豉虫
- 爬树龙
- 粗糠柴
- 杨梅根
- 薤白
- 披叶苔
- 杨栌耳
- 狐心
- 枪刀菜根
- 茜草根
- 小伸筋草
- 水鳖蕨
- 黄花鸢尾
- 附子
- 饿蚂蝗
- 华山矾根
- 蝈蝈
- 美人蕉
- 野烟叶
- 美丽胡枝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