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香树皮
《中华本草》:丁香树皮
拼音注音
Dīnɡ Xiānɡ Shù Pí
别名
丁皮、丁香皮
英文名
Clovetree Bark
出处
出自《海药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zygium aromaticum(L.) Merr. Et Perry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。
原形态
丁香,常绿乔木,高达10米。叶对生;叶柄明显;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,长5-10cm,宽2.5-5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,全缘。花芳香,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,花径约6mm;花萼肥厚,绿色后转紫色,长管状,先端4裂,裂片三角形;花冠白色,稍带淡紫,短管伏,4裂;雄蕊多数,花药纵裂;子房下位,与萼管合生,花柱粗厚,柱头不明显。浆果红棕色,长方椭圆形,长1-1.5cm,直径5-8mm,先端宿存萼片。种子长方形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归经
归脾;胃经
功能主治
散寒理气;止痛止泻。主中寒脘腹痛胀泄露泻;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脐。
各家论述
1.《海药本草》;治齿痛。2.《纲目》:心腹冷气诸病,方家用代丁香。3.《本经逢原》:治腹胀。恶心、泄泻虚滑,水谷不消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丁香树皮
拼音注音
Dīnɡ Xiānɡ Shù Pí
别名
丁皮(《纲目》),丁香皮(《本草求原》)。
出处
《海药本草》
来源
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树皮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辛,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治中寒脘腹痛胀,泄泻,齿痛。
①《海药本草》:"治齿痛。"
②《纲目》:"心腹冷气诸病,方家用代丁香。"
③《本经逢原》:"治腹胀、恶心,泄泻虚滑,水谷不消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;或入丸、散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倒吊笔
- 兜冠黄共享
- 冬菇
- 西瓜黑霜
- 冬葵果
- 冻青叶
- 刀口药
- 吊干麻
- 狭头橐吾
- 地苏木
- 地锦
- 地锦草
- 地黄连
- 地棠花
- 大青木
- 打破碗花花
- 大山玄参
- 大丁草
- 大马哈鱼
- 大鳞毛蕨
- 大黄蜂子
- 大苞寄生
- 大叶山桂
- 大叶熊巴掌
- 大地棕根
- 大唇马先蒿
- 大羽藓
- 大肺经草
- 大细辛
- 丁香蓼根
- 东风菜
- 倒根野苏
- 单花山竹子
- 齿瓣石豆兰
- 东北堇菜
- 倒插花
- 冬葵叶
- 单头紫菀
- 吊灯花叶
- 橡实壳
- 地菍
- 地麻黄
- 地龙
- 大风药叶
- 大二郎箭
- 大叶桉
- 大黄草
- 大叶藤
- 大叶钓樟
- 大对经草
- 多裂独活
- 定草根
- 大蓑衣藤根
- 大红花点地梅
- 大叶钩藤
- 大木通
- 大花卫矛果
- 大一面镙
- 大叶白花灯笼
- 断板龟
- 大青根
- 地丁
- 弹刀子菜
- 大鲵
- 大叶骨碎补
- 大还魂草
- 大箭
- 大地柏枝
- 断线蕨
- 大叶风沙藤
- 断节参
- 大头陈
- 大百解薯
- 大叶拿身草
- 大叶凤尾
- 定木香
- 大膜盖蕨
- 大叶矶松
- 大独脚金
- 大豆黄卷
- 大伸筋
- 大叶紫珠
- 大叶黄杨根
- 大叶千里光
- 冻绿叶
- 地仙桃
- 地膜香
- 大头艾纳香
- 大剑叶木
- 大花柳叶菜
- 大叶铁包金
- 大雪上一枝蒿
- 大叶接骨藤
- 大叶苣荬菜
- 大麦秸
- 披散糖荠
- 鹿肾
- 盐蛇
- 煨姜
- 麻牛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