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雪上一枝蒿
《中华本草》:大雪上一枝蒿
拼音注音
Dà Xuě Shànɡ Yì Zhī Hā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多裂乌头的块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onitum polyschistum Hand.Mazz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去茎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裂乌头,多年生草本,高56-100cm。块根近纺锤形,长约3cm或更长。茎直立,疏被的曲而紧贴的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约5mm;叶片卵形,长约6.5cm,宽约4cm,3全裂,中央全裂片最大,卵形,基部突变狭成长柄,近羽状细裂,末回裂片线形,宽1-1.5mm,侧全裂片比中央全裂片稍短或短1倍,不等2深裂,末回裂片宽1-1.5mm,两面无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有12-20朵花;花序轴和花梗密被反曲短柔毛;下部苞片叶状,上部苞片线形;下部花梗长达3cm,上部较短;小苞片生花梗中部之上,线形;花两性,两侧对称;萼片5,花瓣状,紫蓝色,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盔状船形,基部至喙长1.5-1.7cm,下缘向上斜伸,凹,侧萼片长约1.4cm,下萼片狭椭圆形;花瓣2,无毛,唇长约4mm,距短,反曲;雄蕊多数,全缘,被短柔毛;心皮3,被紧贴的短柔毛。蓇葖果,长达1.9cm,被短柔毛。种子多数,倒卵状三棱形,长约3mm,沿棱有狭翅。花期8-10月,果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650-3600m的山地草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部和西北部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根圆锥形,长5-10cm,直径0.5-2cm。表面暗棕色,具纵皱及少数侧根痕。断而乳白色。气微,味辛辣而麻舌。[br]显微鉴别,根横切面:后生皮层为1-2死黄棕色细胞。皮层为7-8列细胞,长方形切向延长。韧皮部内侧的筛管群排成窄条状。形成层星状多角形或圆环状。每个木质部束的形成层外有半圆形裂隙。[br]粉末特征:淀粉复粒2-5分粒组成,直径4-16μm脐点V形、十字形、点状或线状。
化学成分
块根含多裂乌头碱(polyschistine)A、B、C、D,乌头碱(aconitine),3-脱氧乌头碱(3-deoxyaconitine),苯甲酰乌头原碱(benzoylaconine),苯甲酰脱氧乌头原碱(benzooyldeoxyaconine)。
性味
味辛;性热;大毒
功能主治
祛风胜湿;散寒止痛。主风寒湿痹;手足拘挛;跌打损伤;无名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2-0.6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磨汁涂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荆枝
- 藕节
- 小红蒜根
- 定草根
- 大花柳叶菜
- 鲤鱼脑
- 川贝母
- 黄唇鱼鳃
- 西藏鸡爪草
- 蜣螂
- 黄背草苗
- 罗盖叶
- 野塘蒿
- 小羊桃
- 牡丹藤
- 瘦风轮
- 刺萆薢
- 卵叶贝母
- 多裂独活
- 黄瓦韦
- 炮掌果
- 黄紫堇
- 西南鹅掌柴
- 山木通
- 毛黄堇
- 貂尾
- 射尿拐
- 马槟榔
- 四楞蒿
- 丁香
- 巴山虎
- 鹿脂
- 山香圆
- 鹿角胶
- 黄粱米
- 灌木蒲桃
- 松油
- 小花清风藤
- 水蛇皮
- 悬钩根
- 椋子木
- 心叶荆芥
- 华中五味子
- 小婆婆纳
- 西藏马先蒿
- 肥荚红豆
- 胡桃枝
- 小草乌
- 卵叶娃儿藤
- 红鸡踢香
- 东当归
- 花木通
- 小狼毒
- 地骷髅
- 红花月见草
- 苔菜
- 狗脚草根
- 柳叶剑蕨
- 大青盐
- 黄杨
- 茅草箭
- 钩苞大丁草
- 五瓣寄生
- 咸酸蔃
- 石荠苎
- 蜡瓣花
- 短柱梅花草
- 柳叶斑鸠菊
- 栗壳牛肝菌
- 六角英
- 深山不出头
- 龙舌草
- 山红稗
- 小黄树
- 钝叶草
- 鸬鹚涎
- 浮萍
- 心不干
- 西南小阴地蕨
- 绿叶五味子
- 深裂黄草乌
- 黑藁本
- 山李子
- 买麻藤
- 密陀僧
- 核子木
- 二郎剑
- 蟒蛇草
- 小洋紫苏
- 食盐
- 小叶鹅掌柴
- 山货榔
- 小飞蓬
- 大头艾纳香
- 山柳菊
- 硫化铅
- 凫羽
- 蔷薇枝
- 红缘层孔菌
- 白鸡屎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