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青木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青木
拼音注音
Dà Qīng Mù
别名
路边青、臭叶树、羊咪青、青心草、臭大青、鸭公青、淡婆婆、大叶青、木本大青
来源
为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大青木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 Turcz.,以根、叶入药。全年可采。根切片晒干;叶洗净阴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,高可达3米。树皮灰白色,老枝黄褐色,幼枝被柔毛。叶对生,近革质,椭圆形、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5~15厘米,宽2.5~6厘米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圆形或渐窄,全缘,两面散生白色短毛。夏季树梢开白色管状花,组成疏松的宽扁圆锥状聚伞花序;萼片条形而小;花萼钟状,一般长不超过1厘米,外被短毛与腺点,裂片5,圆头,开展;雄蕊4个,稍二强,伸出花冠外,较花冠管长1~2倍;子房上位,花柱丝状,比雄蕊稍短或稍长,柱头2浅裂。果实卵圆形,直径5~7毫米,熟时紫红色,被宿萼包被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、丘陵、草地、路旁或林边灌丛中。我国中部和南部至台湾均有分布。
化学成分
叶含大青素、靛甙(indican),此外,尚含黄酮类。
药理作用
抑菌试验:本品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。用于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、流行性乙型脑炎,治感冒头痛,麻疹并发肺炎,流行性腮腺炎,扁桃体炎,传染性肝炎,痢疾,尿路感染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
复方
1、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:大青木根3斤,白茅根、马兰、金银花藤、芦根、贯众各半斤,加水30斤,煎成25斤,为50人量。每人每日煎剂半斤,分3次服。
2、流行性乙型脑炎:大青木叶或根0.1~1两(根据年龄而定),水煎服。每隔4小时服1次。
3、上呼吸道感染:大青木叶、贯众各1斤,混合,加水5,000毫升,煎成2,000毫升。每次服100毫升,首次量加倍,每日3~4次。
4、头痛:鲜大青木根3~4两,油豆腐2两,加水酒适量,放于有盖的碗中,隔水炖,喝酒吃豆腐。每日1剂,分2次服。
5、酒糟鼻:大青木根、金银花藤各4钱,辛夷1.5钱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6、麻疹併发肺炎:大青木叶、地锦草(或金银花)、野菊花、海金沙各五钱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7、痢疾:大青木叶1两,辣蓼、石榴叶各5钱。水煎服,每天1剂。或制成100%溶液,每次口服20毫升,每日3次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鸡头
- 大叶紫珠
- 尖舌苣苔
- 獐肉
- 双股箭
- 野鸦椿子
- 虎尾兰
- 荷苞花根
- 牛奶树子
- 大石韦
- 芸香
- 野黄麻
- 小粘叶
- 耧斗菜
- 海参肠
- 紫茉莉叶
- 三加
- 雷公藤
- 水杨梅根
- 剑叶铁树叶
- 鳞片水麻
- 白云花根
- 白楠木
- 花斑叶
- 老鸦胆叶
- 虎掌草
- 紫菜
- 刺楸茎
- 枫树
- 羊屎条叶
- 竹节草
- 菰根
- 老鸦嘴
- 京大戟
- 尖耳贯众
- 大山黧豆
- 黄花苜蓿
- 柏勒儿茶
- 金凤毛
- 草柏枝
- 朝天子
- 黄桷树根疙瘩
- 石楠根
- 小花清风藤根
- 罗浮柿根
- 淡竹根
- 虎胆
- 珠芽蓼
- 陈壶卢瓢
- 黄瓜藤
- 大苦草
- 一把伞
- 佛手柑根
- 白花九里明
- 罐嘴菜
- 小叶莲
- 淡竹笋
- 石茶
- 花蚊虫
- 白千层叶
- 宽穗兔耳风
- 野苦梨根
- 慈姑叶
- 柳叶剑蕨
- 水梨藤
- 红芋
- 假木通
- 白木
- 蕨根
- 滇榧子
- 黄花独蒜
- 轮环藤
- 竹鱼
- 老枪谷叶
- 鱼香草
- 石刁柏
- 刺南蛇藤
- 打箭菊
- 雨蛙
- 窝儿七
- 百里香叶杜鹃
- 慕荷
- 水莲沙
- 杠香藤
- 一年蓬
- 竹叶兰
- 羊耳菊
- 黄毛山牵牛
- 黄水茄
- 蝴蝶果
- 野苎麻
- 虎睛
- 滇丁香
- 花叶冷水花
- 鸭涎
- 紫花堇菜
- 小酒饼花
- 银丝杜仲
- 藤黄
- 鲤鱼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