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叶莲
《中国药典》:小叶莲
拼音注音
Xiǎo Yè Lián
英文名
FRUCTUS SINO PODOPHYLLI
来源
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。为小檗科植物鬼臼Sinopodophyllum emodi (Wall.)的干燥成熟果实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,除去杂质,干燥。
形状
本品呈椭圆形或近球形,多压扁,长3~5.5cm,直径2~4cm。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,皱缩,有的可见露出的种子。顶端稍尖,果梗黄棕色,多脱落。果皮与果肉粘连成薄片,易碎,内具多数种子。种子近卵形,长约4mm;表面红紫色,具细皱纹,一端有小突起;质硬;种仁白色,有油性。气微,味酸甜、涩;种子味苦。
性味
甘,平;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调经活血。用于血瘀经闭,难产,死胎、胎盘不下。
用法用量
3~9g,多入丸散服。
贮藏
置干燥处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朝阳根
- 大叶马尾连
- 带鱼
- 四孢蘑菇
- 太白菊
- 石耳
- 夏丸
- 红叶甘橿
- 毛叶轮环藤
- 商陆花
- 丁香蓼根
- 省沽油
- 喜树
- 红白二丸
- 大叶南苏
- 狭叶竹节参
- 东北埃蕾
- 大泡通
- 小果倒地铃
- 大麻药
- 河套大黄
- 黄总花草
- 对生耳蕨
- 木菠萝
- 兔耳风
- 大报春花
- 獭四足
- 大青叶
- 谷皮树
- 黄芪
- 葫芦藓
- 露兜簕
- 心叶黄花仔
- 红土子皮
- 石蝴蝶
- 甘草梢
- 红毛走马胎
- 毛柄锦香草
- 荠薴
- 偏叶白齿藓
- 雀瓮
- 石地钱
- 糜穰
- 海石鳖
- 苏木
- 松花粉
- 鬼针草
- 荔枝核
- 太白米
- 球花马蓝
- 石荠宁
- 虾蟆肝
- 山陀螺
- 小柳拐
- 土金耳环
- 厚叶旋蒴苣苔
- 东风菜
- 大腹皮
- 扶桑金星蕨
- 单条草
- 红紫珠
- 荭草根
- 大花列当
- 茅瓜叶
- 大麦泡
- 田葱
- 大发散
- 拐棍竹
- 桑蠹虫
- 木蜡树根
- 小麦苗
- 芒刺复叶耳蕨
- 山白蜡条
- 伏毛山豆根
- 大叶蛇总管
- 多蕊蛇菰
- 木半夏
- 毛笋
- 漆姑草
- 山牛毛毡
- 大山豆
- 大苦草
- 禾叶风毛菊
- 大花细辛
- 水榆果
- 新疆延胡索
- 色赤杨
- 山柰
- 肾炎草
- 穗花杉叶
- 虎肾
- 黄葛树
- 岭南杜鹃
- 黄寿丹
- 小金钱草
- 灵寿茨
- 水珍珠菜
- 兰石草果
- 大钱麻
- 石榴根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