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罗伞
《*辞典》:小罗伞
拼音注音
Xiǎo Luó Sǎn
别名
血党、活血眙、腺点紫金牛(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),斑叶朱砂根、小凉伞、珍珠盖凉伞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紫金牛科植物小罗伞的根或全株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常绿直立灌木,高30~60厘米。根柔软肥壮。茎幼时被暗褐色小毛,除花枝外不分枝。叶互生,矩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7~14厘米,宽1.5~3厘米,先端短尖或钝,基部阔棋形,上面深绿色,秃净,下面淡绿色,被暗褐色小毛,全叶具无数黑色腺点,边缘处连成一明显的边脉,叶边缘有腺体。伞形花序生于长3~10厘米、被微毛、顶略弯的花枝上;花柄长1~2厘米;萼被微毛;花冠内部白色,外被紫色斑点,裂片钝头。浆果球形,熟时深红色,径约6~8毫米。花期6~9月。
生境分布
喜生于深山林下或灌木丛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甘辛,温。
①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:"苦甘微辛,平,无毒。"
②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苦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活血调经,怯风除湿。治经闭,痛经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
①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:"通经补血,祛风湿。治月经不调,经闭,不孕症,产后风痛,瘫痪,贫血。"
②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祛风散瘀,消肿止痛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咽喉肿痛,口腔炎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复方
治痛经、萎黄病:血党、姜黄、茜草、槟榔钻、黄花倒水莲。煎服。(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黑药
- 倒挂牛
- 箭杆风
- 柠条籽
- 浮尸草
- 兰竹参
- 翅果唐松草
- 亮菌
- 鹿耳翎根
- 熊掌
- 蛟龙木
- 粗榧枝叶
- 仙人掌
- 山柏
- 勒管草
- 打破碗花花
- 鸊鷉
- 黄果茄
- 空心柳
- 掌叶蓼
- 盾叶薯蓣
- 黄荆
- 山樱桃
- 豹皮菇
- 布荆
- 牛靥
- 角螺厣
- 丝瓜子
- 乌鸦头
- 雁肪
- 露蜂房
- 止咳草
- 滇南马钱
- 南烛根
- 金背枇杷果
- 虾蟆脑
- 肥皂核
- 石南藤
- 水底龙
- 翡翠
- 苦地胆
- 缩砂蜜
- 鸭涎
- 米油
- 地棠花
- 黄海葵
- 珍珠伞
- 芋梗
- 腊梅
- 矩圆石韦
- 蜗牛壳
- 窄叶大戟
- 水牛角
- 鲤鱼皮
- 凫肉
- 川党参
- 云南小草蔻
- 熊油
- 黄蜀葵
- 柿饼
- 管仲
- 肺心草
- 红升丹
- 狼麻
- 东风橘
- 小叶眼树莲
- 芦花
- 红三七
- 竹叶吉祥草
- 苦绳
- 磨盘根
- 山大黄(波叶大黄)
- 土附子
- 红牛皮菜
- 长松
- 厚叶旋蒴苣苔
- 油桐
- 鸡蛋果
- 金刚刺
- 木槿皮
- 绿茎槲寄生
- 欧当归
- 瑞香根
- 李根皮
- 石壁莲
- 罗望子叶黄檀
- 锦地罗
- 榔榆茎
- 云南小膜盖蕨
- 野丹参
- 酸藤木
- 黄颡鱼颊骨
- 洋地黄
- 筋骨散
- 红土子皮
- 倒提壶
- 红陈艾
- 虎睛
- 三品一枝花
- 艾纳香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