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樱桃
《中华本草》:山樱桃
拼音注音
Shān Yīnɡ Táo
别名
朱桃、麦樱、牛桃、英桃、婴桃、英豆、李桃、奈桃、梅桃、山婴桃、毛樱桃、野樱挑、山豆子。
英文名
Fruit of Downy Cherry, Fruit of Manchu Cherry, Fruit of Nanking Cherry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山樱桃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rasus tomentosa(Thunb.)Wall.[Prunus tomentosa Thunb.]采收和储藏:6-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。
原形态
山樱桃 落叶灌木,通常0.3-1m,稀呈小乔木状。小枝紫褐色或灰褐色,幼枝密被黄色绒毛,或无毛。单叶互生,或于短枝上簇生;叶柄长2-8mm,被绒毛;托叶线形,被长柔毛;叶片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2-7cm,宽1-3.5c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,有急尖或粗锐锯齿,上面暗绿或深绿色,被疏柔毛,下面灰绿色,密被灰色柔毛或渐变稀疏;侧脉4-7对。花两性;单生或两朵簇生;花叶同开或近先叶开放;花梗长2.5mm或近无梗;萼片5,三角状卵形,内外两面被短柔毛或无毛,基部连合成管状或杯状,外被短柔毛;花瓣5,白色或粉红色,倒卵形,先端圆钝;雄蕊20-25,短于花瓣;花柱与雄蕊近等长或稍长;子房被毛或仅先端或基部被毛。核果近球形,红色,直径5-12mm。花期4-5月。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向阳坡上,山坡林中,林缘、灌丛中或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山东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叶含槲皮甙(quercitrin),木材含右旋儿茶精(catechin),毛樱桃甙(tomenin)。另有苦杏仁甙(amygdalin)。
性味
辛;甘;平;无毒
归经
脾;肾经
功能主治
健脾,益气,固精。主食积泻痢,便秘,脚气,遗精滑泄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0-300g。
各家论述
1.《别录》:主止泄肠澼,除热,调中益脾气。2.《食疗本草》:补中益气,主水谷痢,止泄精。3.《七卷食经》:补心气,调中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山樱桃
拼音注音
Shān Yīnɡ Táo
别名
朱桃、麦樱(《吴昔本草》),牛桃、英桃(《博物志》),婴桃、英豆(《BU录》),李桃、奈桃(孟珗),梅槐(《八闽通志》),山婴桃(《纲目》),毛樱桃(《河北习见树木图说》),野樱桃、山豆子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山樱桃的果实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,高可达3米。分枝开展,幼枝密生黄绒毛。芽通常3个并生,两侧为花芽,中间为叶芽,花芽开放较早,或与叶芽同时开放。单叶互生,或于短枝上簇生;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4~7厘米,宽2.5~3.5厘米,先端渐尖,或稀为3浅裂,基部阔楔形,边缘具粗锯齿,上面深绿色,有短柔毛,下面有较密的近黄色的绒毛;叶柄长2~7毫米,有密毛;托叶线形。花单生或两个并生;萼片5,基部连合成管状,内外都有毛;花瓣5,白色或带粉红色,倒卵形;雄蕊多数;雌蕊1。核果近椭圆形或近球形,熟时红色,直径约1厘米。花期4~5月。果期5~6月。
本植物的种子(山樱桃核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其核仁在市场上亦作郁李仁使用,参见"郁李仁"条。
生境分布
生于向阳山坡上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性味
①《别录》:"辛,平,无毒。"
②《七卷食经》:"甘,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益气固精。治泻痢、遗精。
①《别录》:"主止泄肠澼,除热,调中益脾气。"
②《食疗本草》:"补中益气,主水谷痢,止泄精。"
③《七卷食经》:"补心气,调中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苦蒿
- 南木香
- 柳叶
- 柞树叶
- 斑叶兰
- 南瓜根
- 白苏子
- 槲叶
- 蓬莱葛
- 红花岩松
- 丁香根
- 多刺绿绒蒿
- 破头风
- 山狸子肉
- 糖橘红
- 上山虎
- 马齿
- 疏叶香根芹
- 肉桂
- 车前草
- 狗脚迹
- 天鹅毛
- 山牡丹
- 钩栗
- 莨菪
- 马桑根
- 黑皮跌打
- 棱子芹
- 东方蝾螈
- 鲤鱼鳞
- 岩檀香
- 地羊鹊
- 春不见
- 狍茸
- 豺肉
- 牛肺
- 粃壳草
- 笔管榕
- 吐铁
- 草本三角枫
- 小叶薄荷
- 肾子藤
- 血党
- 大叶矶松
- 紫贝
- 茅草叶
- 画眉草
- 紫木通
- 爵床
- 化气兰
- 野樱花
- 牛角七
- 空心柳
- 柽乳
- 大叶风沙藤
- 娃娃拳
- 火炮草果
- 鳑魮鱼
- 蓼实
- 鱼蓼
- 圆叶茅膏菜
- 路边姜
- 葎草花
- 海南粗榧
- 钩藤根
- 蓼大青叶
- 土三七
- 大叶子
- 山吴萸果
- 台湾泡桐
- 霸王鞭
- 土黄芩
- 多脉鹅耳枥
- 麦撇花藤
- 对叶四块瓦
- 田唇乌蝇翼
- 川西小黄菊
- 岩景天
- 密毛桃叶珊瑚叶
- 马缨杜鹃
- 狼尾草
- 苦菜花子
- 爬地卷柏
- 苤蓝叶
- 泡花树
- 铺地黍根
- 枸骨根
- 藤子甘草
- 黄柏
- 滇南寄生
- 长青草
- 枪乌贼
- 黄颡鱼涎
- 地沙
- 蟋蟀
- 泡桐花
- 泡桐根
- 四叶参
- 纵条肌海葵
- 粘山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