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子根
《中华本草》:红子根
拼音注音
Hónɡ Zǐ Gēn
别名
火把果根
英文名
Root of Fortune Firethorn
出处
出自《分类草药性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yracantha fortuneana (Maxim.)Li[Photinia fortuneana Maxim.;Pyracantha crenato-serrata(Hance)Rehd.]采收和储藏:9-10月采挖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火棘 常绿灌木,高达3m。侧枝短,先端成刺状,嫩枝外被锈色短柔毛,老枝无毛。叶互生在短枝上簇生;叶柄短,无毛或嫩时有柔毛;叶片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,长1.5-6cm,宽0.5-2cm,先端圆钝或微凹,有时具短尖头,基部楔形,不延连于叶柄,边缘有锯齿,近基部全缘。花两性,集生复伞房花序;叶柄长约1cm;萼筒种状;萼片5,三角形,先端钝;花瓣近圆形,白色;雄蕊20,花药黄色,花柱5,离生,子房上部密生白色柔毛。果实近球形,直径约5mm,橘红或深红色。花期3-5月。果期8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2800m的山地、丘陵阳坡灌丛、草地及河沟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酸;涩;平;无毒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凉血,化瘀止痛。主潮热盗汗,肠风下血,崩漏,疮疖痈痛,目赤肿痛,风火牙痛,跌打损伤,劳伤腰痛,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《重庆草药》:孕妇禁用,气虚者慎服。
各家论述
1.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虚劳骨蒸潮热。2.《四川中药志》:疗跌打损伤,止筋骨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红子根
拼音注音
Hónɡ Zǐ Gēn
出处
《分类草药性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根。9~10月采挖,洗净,晒干。
性味
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酸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治虚劳骨蒸,闭经,跌打损伤。
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虚劳骨蒸潮热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疗跌打损伤,止筋骨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4~8钱;或炖肉。
注意
《重庆草药》:"孕妇禁用,气虚者慎服。"
复方
①治干病、经闭、骨蒸潮热:红子根、红藤、大血藤、小血藤、石泽兰、三白根、红孩儿。炖鸡服。
②治火牙、虫牙疼痛:红子根、三月蔗根、小乌蔗根、薅秧藨根、狗地芽根、路边姜根。炖五花肉服。
③治血崩:红子根、雪莲花、向日葵柄。炖猪筒子骨服。(选方出《四川中药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川牛膝
- 石上开花
- 大五爪金龙
- 美穗草
- 水虱草
- 大扁竹兰
- 野棉花根
- 海仙花
- 小石蝴蝶
- 海狗油
- 羽裂星蕨
- 木防己花
- 水竹叶
- 水翁叶
- 越橘叶
- 朝鲜一枝黄花
- 奶椎
- 小山豆根
- 护耳草
- 菘菜子
- 睡菜根
- 多花八角莲
- 窿缘小叶桉
- 米油
- 癞树叶
- 礞石
- 小金梅草
- 甜瓜蒂
- 山鸢尾花
- 西瓜
- 水金凤茎叶
- 山檨叶泡花树
- 黄花鼠尾草
- 大荃麻
- 甜瓜叶
- 秃房茶子
- 小功劳
- 玉兰花
- 光叶闭鞘姜
- 省藤
- 蒙自草胡椒
- 花叶子
- 野棉花
- 天竺子
- 楤叶悬钩子
- 灰凤梨
- 小旋花
- 柠条花
- 树头发
- 蕙兰
- 水半夏
- 水团花根
- 白蝶花
- 番荔枝根
- 木竹子油
- 一窝鸡
- 美人蕉
- 茉莉花
- 寒水石
- 野花椒皮
- 小石仙桃
- 石上莲
- 水茄冬子
- 烟胶
- 水麻叶
- 石斑鱼
- 垂穗荛花
- 胡麻叶
- 野把子
- 松节
- 观音莲
- 凤眼果
- 红椽木子
- 老虎俐
- 对叶散花
- 游草
- 五爪金龙花
- 土千年健叶
- 黄脚鸡
- 睡莲
- 红粉
- 银不换
- 土茯苓
- 水蓼根
- 甘蔗滓
- 岗梅根
- 太白三七
- 兰花
- 果上叶
- 梅花
- 棉团铁线莲
- 野三七
- 莲生桂子草根
- 环纹苦乳菇
- 水马桑枝叶
- 画眉草
- 蒌油
- 旱金莲
- 蜡梅花
- 山水芹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