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油
《中华本草》:米油
拼音注音
Mǐ Yóu
别名
粥油
英文名
thick liquid floats on the surface of rice gruel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米油,力能实毛窍,最肥人。越医全丹若云,黑瘦者食之,百日即肥白,以其滋阴之功,胜于熟地也。每日能撇出一碗,淡服最佳。若近人以熟粥绞汁为米油,未免力薄矣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煮米粥时,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ice
性味
甘;平
功能主治
补肾健脾;利水通淋。主脾虚赢瘦;肾亏不育;小便淋浊
用法用量
内服:30-50ml。
各家论述
1.《纲目拾遗》:滋阴长力,肥五脏百窍,利小便通淋。2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补液填精,有裨羸老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米油
拼音注音
Mǐ Yóu
别名
粥油(《重庆堂随笔》)。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煮米粥时,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。
性味
《纲目拾遗》:"味甘,性平。"
功能主治
①《纲目拾遗》:"滋阴长力,肥五脏百窍,利小便通淋。"
②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补液填精,有裨羸老。"
复方
治精清不孕:煮米粥滚锅中面上米沫浮面者,取起加炼过食盐少许,空心服下,其精自浓。(《紫林单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兔血
- 虫白蜡
- 葫芦
- 黑大豆花
- 鸡爪竻
- 鸡爪簕
- 兔儿伞
- 水马桑
- 皱叶南蛇藤
- 滇南杭子梢
- 黑芝麻
- 藤本夜关门
- 鸡嗉子叶
- 柠条籽
- 鸡嗉子果
- 鸡血莲
- 蓝圆鲹
- 黍米
- 牛藤
- 蔗鸡
- 鸡腿堇菜
- 鸡血李
- 玉溪天仙藤
- 猫脚印
- 鲸蜡
- 五指山参叶
- 鸡冠花
- 慈姑花
- 叶上果根
- 罗汉松
- 鸡胆
- 鸡嗉子根
- 竹鼠油
- 鲚鱼
- 上天梯
- 臭菘种子
- 鸡桑根
- 鸡公柴果
- 大毛红花
- 峨眉石凤丹
- 豺皮樟根
- 田麻
- 角果木子油
- 火腿
- 鸡雪莲
- 薏苡叶
- 蘽根
- 露水草
- 绿玉树
- 青箭
- 岭南铁角蕨
- 鸡谷草
- 鸡腰果
- 刺梨
- 鸡肉
- 橙子核
- 青蒜
- 滇山茶
- 鸡蛋果
- 鸡蛋壳
- 牡荆茎
- 鸡骨柴叶
- 鲛鱼
- 大一箭球
- 车螯
- 武靴藤
- 乌棒子
- 雕骨
- 鸡筋参
- 西北莸
- 覆盆子
- 土羌活
- 白背三七茎叶
- 牛肋筋
- 毛柄锦香草
- 柳叶亚菊蒿
- 鸡蹼
- 相思子
- 大风子
- 蟾酥
- 白栎蔀
- 白花坚荚树
- 一叶萩
- 黄梢蛇
- 白八角莲
- 白背小报春
- 白托柄菇
- 山梅花
- 沙枣花
- 无花果
- 香茅花
- 石吊兰
- 贯众
- 莳萝子
- 马钱子
- 龙胆地丁
- 梅叶
- 杏树根
- 紫萁
- 栀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