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血香
《中华本草》:合血香
拼音注音
Hé Xuè Xiānɡ
别名
排草、南排草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假排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simachia sikokiana Miq.[L.Garret-tii Fletch.」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阴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株高10-40cm。干后略有香气。茎单生或数条丛生,近直立或倾斜,基部常倾卧生根,圆柱状或上部微具棱,疏被短柄腺体。叶互生;叶柄长2-15mm,密被短柄腺体;叶通常生于整的上半部并向顶端稍密聚,下部叶退化成鳞片状或仅存叶痕,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4-8(-13)cm,宽1-2(-4)cm,先端锐尖或短渐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微呈波状,上面易变为深褐色,下面苍绿色,密被带紫色连结成斑块状的小腺点,网脉两面均明显。花单出腋生或有时2-3朵生于叶腋不发育的短枝端;花便纤细,长1.5-4.5cm;花萼5裂,近达基部,裂片卵形,先端渐尖;花冠黄色,长8-15cm,5深裂,裂片狭长圆形,宽约4mm,先端钝;雄蕊长约6mm,花丝基部连结成浅杯并与花冠基部合生,分离部分极短,花药顶孔开裂。蒴果球形,带白色,直径5-6mm,常为不规则的瓣裂。花期5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-2300m的林下和山谷溪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、台湾等地。
性味
辛;甘;性平
归经
肝;肺经
功能主治
疏风宣肺;止咳平喘。主感冒;咳嗽;哮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~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甘、芳香,性平。有疏风行气,通经活血,消炎止咳,退热止痛。补虚功能。用于气血虚弱,神经衰弱,急、慢性气管炎,哮喘,月经不调,感冒,咳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罂粟壳
- 紫云英
- 狗狗秧
- 矩叶大青
- 葱须
- 芜菁子
- 枇杷叶
- 梁王茶
- 东风螺壳
- 野苦荬菜
- 阴香皮
- 石腊竹
- 红靛
- 石头菜
- 牌楼七
- 鸡挂骨草
- 砂漏芦根
- 迭裂黄堇
- 痰药
- 新裂耳蕨
- 红须须
- 白仙茅
- 杜鹃兰
- 煨姜
- 白芷叶
- 獭胆
- 黄花夹竹桃叶
- 薜瓣
- 红花雪莲花
- 翅卫矛
- 松根
- 松球
- 漆树根
- 云南美登木
- 吉祥草
- 过岗龙
- 藏羚角
- 八角莲
- 黄唇鱼心
- 粘鱼须
- 天花粉
- 雷五加
- 鳢鱼
- 野辣蓼
- 李根
- 沼地马先蒿
- 小红袍
- 羖羊角
- 蓝猪耳
- 砂仁壳
- 海底柏
- 桂花
- 丁香枝
- 卵叶鳞始蕨
- 圆萼刺参
- 生姜皮
- 红皮
- 青棉花藤根
- 蜣螂
- 茨菇草
- 毡盖木耳
- 糖橘红
- 荷莲豆菜
- 大木通
- 山牛毛毡
- 血余
- 甘遂
- 龙须眼子菜
- 苋根
- 蜈蚣旗根
- 粗叶卷柏
- 尼泊尔鸢尾子
- 臭苜蓿根
- 辐射石豆兰
- 玫瑰茄
- 花叶竹芋
- 网脉山龙眼
- 扁担蒿
- 西藏花木通
- 红石耳
- 兴安毛连菜花
- 厚叶贯众
- 野牡丹根
- 蒴藋
- 九龙盘
- 四季素馨花
- 石蛇
- 万年松
- 九节菖蒲
- 葛谷
- 绿段草
- 水晶兰
- 护心草
- 川谷根
- 合掌草
- 红粘谷子
- 胃友果
- 金钟花
- 车前子
- 金鸡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