毡盖木耳
《中华本草》:毡盖木耳
拼音注音
Zhān Gài Mù ěr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木耳科真菌植物毡盖木耳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uricularia mesenterica(Dicks.)Pers.
原形态
子实体平伏或半平伏,常覆瓦状叠生,半圆形、贝壳形至不规则形,直径5-15cm,厚1.5-4mm,半胶质,坚硬;边缘波状,稍有浅裂。表面松软,粘,有蛋壳色、灰白色、深褐色相间的同心环纹,有厚约1mm的绒毛层;绒毛无隔,无色,基部淡黄色,相互交织成非胶质层。子实层面胶质,暗褐色至紫褐色,平滑,有脉纹或网状皱纹。孢子卵形,基部尖,无色,(14-15)μm×(6-7)μ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栎、杨、榆等阔叶树的腐木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河北、山西、宁夏、河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药理作用
抗癌作用:毡盖木耳子实体的热水提取物为多糖,对小白鼠肉瘤S180 抑制率可达42.6%-60%,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60%。
性味
甘;平
功能主治
抗肿瘤。主恶性肿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2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赤甲红
- 虾须豆
- 白枪杆根
- 桃叶蓼
- 蒙自草胡椒
- 鸭脚木叶
- 凤尾兰
- 狭叶山胡椒
- 多花猕猴桃
- 野丹参
- 旋花苗
- 倒爪草
- 万年柏
- 软骨过山龙
- 斩龙剑
- 宜梧
- 狭叶露珠草
- 樟木
- 兰香草
- 越南樟皮
- 野茄树
- 狼杷草
- 大块瓦
- 甜远志
- 绵毛马兜铃
- 雁肪
- 云南五叶参
- 山狸子肉
- 水桐木
- 北风草
- 马醉木
- 乌木屑
- 大草蔻
- 尖连蕊茶根
- 贯众
- 毛花槭
- 金缕梅
- 大尾摇
- 炮仗筒
- 野兔毛
- 牛肉
- 宜昌荚蒾叶
- 白背三七茎叶
- 感应草
- 凤仙根
- 刺梨根
- 柱果木榄叶
- 岩莴苣
- 新裂耳蕨
- 巴戟天
- 肉半边莲
- 百合
- 水飞蓟
- 小贯众
- 无花果根
- 云牛膝
- 刺葡萄根
- 黄连花
- 白炭
- 大泡通
- 苞叶木
- 川楝子
- 散血草
- 鸭公树子
- 臭黄荆子
- 伊贝母
- 亚罗椿
- 黄总花草
- 红厚壳
- 小构树叶
- 红毛蛇
- 南川升麻
- 杉叶
- 球衣藻
- 网脉山龙眼
- 小金挖耳
- 马桑寄生
- 藜芦
- 一把伞
- 一把香
- 赛繁缕
- 滇瑞香
- 夏丸
- 一把篾
- 华东瓶蕨
- 野三七
- 小婆婆纳
- 野茶辣
- 野牡丹子
- 毛赪桐
- 大独叶草
- 赶风柴
- 女金芦
- 假酸浆
- 水甘草
- 红花苗
- 风毛菊
- 九牛力
- 红靛
- 西南槐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