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丸
《中华本草》:夏丸
拼音注音
Xià Wá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小苞报春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rimula bracteata Franch.[P.Henrici Bur.et Franch.采收和储藏:3-5月采收全草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壮,近木质化。老叶柄宿存呈层叠鱼鳞状,新叶密集根茎的上端;叶柄约与叶片等长;叶片椭圆形、狭长圆形至倒披针形,长1-7cm,宽0.2-2cm,先端圆形或钝,基部渐狭下延成翅,边缘全缘或具圆锯齿,通常明显内卷,两面被毛、下面密被白色或淡酪黄色粉。花季不明显或深藏于叶丛之中,高2.5cm;花单生或2-6朵成伞形花序;苞片线形至狭长圆形,长4-8mm,被柔毛;花梗长8-25mm,被腺毛;花萼钟状,被腺毛和白粉,分裂达中部,裂片狭卵形至披针形;花冠高脚碟状,黄色、白色或淡紫红色而冠筒口周围黄色,冠筒细长,长于花萼0.5-1倍,冠檐直径1-2cm,裂片阔倒心形,先端凹缺;长花柱花:雄蕊着生于冠筒中部以下,花柱与冠筒近等长;短花柱花:雄蕊靠近花冠喉部,花柱长1.5-2mm,蒴果近球形,比花萼短。花期3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狭谷陡岩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和西藏。
性味
甘;性微温
功能主治
宁心安神。主心悸;失眠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一把篾
- 华东瓶蕨
- 野三七
- 小婆婆纳
- 野茶辣
- 野牡丹子
- 毛赪桐
- 大独叶草
- 赶风柴
- 女金芦
- 假酸浆
- 水甘草
- 红花苗
- 风毛菊
- 九牛力
- 红靛
- 西南槐树
- 石瓜子莲
- 蛇不见
- 上石田螺
- 披针叶兔耳风
- 白辣蓼
- 莲座蓟
- 胭脂木
- 中华石楠
- 秋枫木
- 玉簪花
- 小牛力
- 羊蹄甲
- 大叶沿阶草
- 象头花
- 雪人参
- 异被赤车
- 狭萼半边莲
- 肉连环
- 降龙草
- 小发散
- 旋鸡尾
- 小黄泡
- 大风药叶
- 鸭脚罗伞
- 天仙子
- 女金丹
- 铃兰
- 土槿皮
- 天泡子
- 玉米油
- 清香桂
- 榕须
- 块茎糙苏
- 黄海葵
- 龙州线蕨
- 金瓜
- 九节风
- 鹿角草
- 金银忍冬
- 金瓜核
- 金光菊
- 鱼肝油
- 蓝靛
- 石楠
- 岩豆根
- 叩头虫
- 乌毛蕨贯众
- 马鞭草
- 黄金菊根
- 蔓胡颓子叶
- 卷丹
- 礁膜
- 蜻蜓
- 藜实
- 岩胡椒
- 美丽胡枝子根
- 球兰
- 桦褶孔
- 棣棠花
- 霸王根
- 苦绳
- 楮实
- 犀角
- 波棱瓜子
- 乳腐
- 鸭头
- 藏绵芪
- 四照花
- 毡盖木耳
- 桑椹子
- 钉头果
- 菜豆树
- 小岩白菜
- 使君子
- 黄接骨丹
- 香豆蔻
- 三叶乌蔹莓
- 小红藤
- 菥蓂
- 樟树叶
- 芭蕉叶
- 麦刺藤叶
- 鸡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