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枫木
《*辞典》:秋枫木
拼音注音
Qiū Fēnɡ Mù
别名
秋风(《桂海虞衡志》),胡杨、红桐、茄苳树、赤木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水梁木、三叶红、鸭脚枫、千金不倒、丢了棒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出处
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为大戟科植物重阳木的根、树皮、枝叶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常绿乔木,高达20米。3出复叶,互生;小叶卵形至椭圆状卵形,纸质,长8~15厘米,宽4~8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锯齿;总叶柄长7~10厘米。花小,单性,雌雄异株;圆锥花序腋生;花淡绿色,无花瓣;萼片5,覆瓦状排列;雄花雄蕊5,退化子房盾状;雌花子房8或4室,花柱3,不分裂。果实浆果状,球形,大如豌豆,褐色或淡红色。种子长圆形,胚乳肉质。花期4~5月。果期8~10月。
生境分布
常生于低海拔的旷地上,尤以河边堤岸,湿润肥沃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。分布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陕西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,台湾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根含β-香树脂醇、熊果酸、β-谷甾醇。树皮含乙酸表无羁萜酯、无羁萜、β-谷甾醇和白桦脂酸甲酯。茎含无羁萜、无羁萜-3β-醇。枝叶含糖类、氨基酸、酚性成分、黄酮类、香豆精类。叶尚含酸性酒石酸钾和酒石酸钙8~16%、乙酸无羁萜-3α-酯、无羁萜、无羁萜-3β-醇、无羁萜3α-醇、β-谷甾醇、并没食子酸。种子含不干性油30%,淡黄色,有香味。
性味
①《陆川本草》:"辛苦,微温。"
②《泉州本草》:"味辛涩,性温。"
功能主治
①《陆川本草》:"枝叶及皮:驱风,活血,消肿。治风湿骨痛。"
②《泉州本草》:"叶:行气活血,消肿败毒。治气血郁结,痈疽疮疡。"
③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根:治红白痢疾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复方
①治膈食反胃:鲜重阳木叶二两,桃寄生、苦杏仁、白毛藤、水剑草、鹿含草各五钱。水二碗半煎一碗,分四份。每隔二小时泡乌糖服一份,一日四次,服完为一剂量,连续服用至十余日。服药期间忌食鸡、鸭蛋。(《泉州本草》)
②治痈疽无名肿毒:鲜重阳木叶,捣烂敷患处。(《泉州本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秋枫木
拼音注音
Qiū Fēnɡ Mù
别名
秋风、水梁木、三叶红、鸭脚枫、千金不倒、丢了棒、大秋枫、过冬梨、重阳木。
英文名
Twig and leaf of Java Bishopwood
出处
出自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大戟科植物秋枫木的根、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ischofia javanica B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,浸洒或晒干用。
原形态
秋枫木 常绿或半常绿乔木,高可达20m。顶枝粗壮,三出复叶,革质;有长达8-20cm的总叶柄;侧生小叶柄长0.5-2cm,顶生小叶柄长2-5cm;小叶片卵形、倒卵形、长椭圆形、椭圆形或稀有披针形,长7-15cm,宽4-8cm,先端急尖或短尾状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钝圆,边缘有疏锯齿,每1cm有锯齿2-3个;两面光滑无毛。花小,单性,雌雄异株,无花瓣;圆锥状花序腋生,雌花序较长,长达15-27cm;萼片5,覆瓦状排列;雄花雄蕊5;退化子房盾状;雌花子房3或4室,每室2胚珠,花柱3,不分裂。果实不开裂,球形或略扁,直径约13mm,淡褐色;种子长约5mm。花、果期全年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阴湿的林中,多见于溪旁近水处。资源分布:分岂有此理于西南、中南、华东等地。
化学成分
茎含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无羁萜(friedelin),表无羁萜醇(epifriedelinol),无羁萜醇(friedelinol)及β-谷甾醇-β-葡萄糖甙(β-sitosterol-β-glucoside)。种子含油25.5%,油的碘值159.0,皂化值194.5。脂肪酸组成:肉豆蔻酸0.3%,棕榈酸10.5%,硬脂酸5.0%,十六碳烯酸0.2%,油酸23.9%,亚油酸23.4%,亚麻酸36.7%。
性味
味辛;涩;性凉
归经
心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化瘀消积。主风湿骨痛;噎膈;反胃;痢疾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复方
①治膈食反胃:鲜重阳木叶二两,桃寄生、苦杏仁、白毛藤、水剑草、鹿含草各五钱。水二碗半煎一碗,分四份。每隔二小时泡乌糖服一份,一日四次,服完为一剂量,连续服用至十余日。服药期间忌食鸡、鸭蛋。(《泉州本草》②治痈疽无名肿毒:鲜重阳木叶,捣烂敷患处。(《泉州本草》)
各家论述
1.《陆川本草》:枝叶及皮:驱风,活血,消肿。治风湿骨痛。2.《泉州本草》:叶:行气活血,消肿败毒。治气血郁结,痈疽疮疡。3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根:治红白痢疾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盆架树
- 破牛膝
- 蒲公英
- 朴树根皮
- 泡桐木皮
- 秋牡丹根
- 亮叶冬青
- 齿叶泥花草
- 爬地卷柏
- 盘石龟
- 狐心
- 蒲种壳
- 蒲葵子
- 黄花夹竹桃
- 三七
- 披散糖荠
- 泡桐果
- 李根皮
- 泡桐根
- 栾华
- 蒲州豉
- 千屈菜
- 白花丹
- 方儿茶
- 千金子霜
- 球花党参
- 葡萄藤叶
- 排钱草
- 朴树
- 毛蕨根
- 小叶石楠
- 屏风草
- 葡萄根
- 香港四照花
- 铺地黍
- 千金坠
- 华东瓶蕨
- 远志
- 藨草
- 橘核
- 千层塔
- 千年健
- 七叶胆
- 田菁
- 片鸡尾草
- 郁金
- 金耳环
- 石芥菜
- 小接骨丹
- 地涩涩
- 巴豆油
- 螃蟹七
- 七角风
- 排草香
- 南天竹叶
- 棉花子
- 木棉花
- 枫香脂
- 美丽胡枝子花
- 美洲凌霄
- 银边吊兰
- 米来瓜
- 毛轴莎草
- 坡参
- 米伞花
- 马尿花
- 毛冬青叶
- 木姜子
- 硫黄菌
- 木姜子叶
- 千解草
- 娘娘菜
- 无花果
- 胖大海
- 米碎花
- 青蒿露
- 千灵丹
- 猫脚印
- 漏斗瓶蕨
- 毛叶柿叶
- 满山红油
- 柠檬桉
- 毛车藤
- 毛花槭
- 绵马贯众
- 鲈鲤
- 七爪风
- 茉莉花露
- 甘遂
- 牡蒿根
- 面头叶
- 金雀根
- 绿萼梅
- 南瓜藤
- 小罗伞
- 楮头红
- 芙蓉叶
- 蓬蘽
- 挂金灯
- 啤酒酵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