臂形草
《中华本草》:臂形草
拼音注音
Bì Xínɡ Cǎ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臂本科植物毛臂形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achiaria villosa(Lam.)A.Camus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毛臂形草 一年生草本。须根细弱。秆高10-40cm,基部倾斜,全株密被柔毛,尤以鞘口及边缘更密。叶舌短小,具长约lmm的纤毛;叶片卵状被针形,长1-4cm,宽3-10mm,两面密被柔毛,先端急尖,边缘呈波状皱折,基部钝圆。圆锥花序由4-8枚总状花序组成;总状花序长1-3cm;主轴与穗轴密被柔毛;小穗卵形,先端尖,长约2.5mm,被短柔毛或几无毛,小穗柄长0.5-1mm,有毛;第1颖长为小穗之半,具3脉,背部对向穗轴,第2颖略短于小穗,具5脉;第1外稃等长于小穗,具5脉,内稃膜质,狭窄,第2外稃革质,稍包卷内稃,具横细皱纹;鳞被2.膜质,折叠;花柱基分离。谷粒椭圆形,长约2mm。花、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田野和山坡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甘、淡;微寒
功能主治
清热利尿;通便。主小便赤涩;大便秘结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鲜品30-9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杜松
- 小金梅草
- 野鹅脚板
- 锯鲨翅
- 凤凰衣
- 三朵云
- 猴樟
- 丁香枝
- 凤凰木
- 刺瓜
- 细梗胡枝子
- 粘人草
- 米碎木皮
- 波叶紫金牛
- 何首乌
- 鸡爪风
- 大管
- 九节风
- 半边藕
- 景天三七
- 西藏鸡爪草花
- 天泡子
- 葱须
- 小花琉璃草
- 山砂姜
- 白豆蔻壳
- 苹婆
- 蓬子菜
- 天竺黄
- 大瓦韦
- 金钗凤尾蕨
- 岩黄连
- 巴豆油
- 海金沙
- 蒲黄滓
- 小白花苏
- 大叶凤仙花
- 多穗石柯果
- 尖连蕊茶根
- 紫薇皮
- 一支箭
- 玉簪花
- 水芦荻根
- 十萼茄
- 羊肉
- 小花八角枫
- 蠵龟筒
- 川榛
- 姜皮
- 大麦泡
- 红管药
- 大脚菇
- 乌木屑
- 阴香皮
- 天葵子
- 满天星
- 向日葵
- 八目鳗
- 崖姜
- 陈芥菜卤汁
- 鸡爪花
- 苦菜
- 兜兰
- 寒水石
- 赤小豆花
- 红楠
- 青鱼胆
- 梧桐
- 南鹤虱
- 蚍子草
- 狸尾草
- 白云瓜梗
- 枸橘刺
- 新疆藜芦
- 夜关门
- 冷饭果叶
- 旱冬瓜
- 地茄子
- 红须须
- 榄李树汁
- 刺蓬花
- 佛葵
- 雀头血
- 野苦梨根
- 辣蓼
- 金丝刷
- 炮仗筒
- 石耳
- 止血丹
- 石蛇
- 矩镰荚苜蓿
- 老君须
- 藏绵芪
- 倒扎龙
- 一匹绸
- 姜黄
- 山薄荷
- 麻腊干
- 鲤鱼
- 巴茅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