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苦梨根
《*辞典》:野苦梨根
拼音注音
Yě Kǔ Lí Gēn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厚叶栒子的根。秋后采。
原形态
半常绿灌木。小枝幼时有黄灰色平贴软绒毛。单叶互生,革质,椭圆形、狭椭圆形,长2.5~4.5厘米,宽1~1.5厘米,先端短渐尖,有小突头,基部楔形,全缘,下面密生黄白色软茸毛,叶柄长约4毫米。复伞房花序顶生于侧枝,花小,花梗密生平贴绒毛;萼5裂,密被平贴绒毛;花瓣5,广倒卵形,红紫色;雄蕊多数;子房下位,柱头2。梨果红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阴处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苦,凉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消肿,解毒。
复方
治红肿恶毒:鲜野苦梨根皮,捣烂包患处,未溃者全包,已溃者留头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刺菠
- 麻糖风
- 黄花菜子
- 爵床
- 岩莴苣
- 土蜂
- 小金钱草
- 小构树汁
- 野漆树叶
- 桑黄
- 雅红隆
- 核桃楸果仁
- 红背叶
- 丁锅树叶
- 刺蜜
- 小扁豆
- 九节风
- 索骨丹
- 楮茎
- 白补药
- 麻花
- 郁金香根
- 过路惊
- 野花椒根
- 木姜花
- 马齿苋子
- 水茄
- 海参内脏
- 虾
- 乌藨连
- 鸮
- 麻雀肉
- 小紫金牛
- 棕叶芦
- 对叶油麻根
- 山羊肉
- 掉毛草
- 马蔺叶
- 长柄车前蕨
- 香樟叶
- 大树甘草
- 摇钱树根
- 水丁香
- 鳗鲡鱼
- 华东瓶蕨
- 黄楝树
- 管仲
- 野灯草
- 地胆草
- 毒芹根
- 新塔花
- 马齿苋
- 大头狗
- 披散糖荠
- 白花菜
- 野桂皮
- 土远志
- 十大功劳叶
- 麋脂
- 苏铁叶
- 萝藦子
- 水芋
- 工布乌头
- 披针叶毛茛
- 荭草
- 川芎
- 麦饭石
- 台蘑
- 香水塔花
- 打箭菊
- 楸木皮
- 鬣羚角
- 柳叶鬼针草
- 青鳞鱼
- 回回豆
- 大马哈鱼
- 大树三台
- 宽羽线蕨
- 小儿腹痛草
- 獭皮毛
- 雪上一支蒿
- 蚶
- 马醉木
- 黄花铁线莲
- 信石
- 馒头蟹
- 阳起石
- 小鹭鸶兰
- 蒿雀
- 华细辛
- 榆花
- 豆豉草
- 钩吻
- 长管假茉莉
- 豪猪肉
- 南五味子叶
- 漆树木心
- 熊肉
- 西藏野樱桃
- 金沸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