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兰
《中华本草》:朱兰
拼音注音
Zhū Lán
别名
斩龙剑、双肾草、祖师箭、青蛇剑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朱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gonia japonica Reichb. F. [P.kungii Tang et Wang; P. yunnanensis Finet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朱兰,陆生植物。高12-25cm。根茎短小,生3-7条细长根。茎直立,纤细,中部或中部以上具1枚叶。叶片长圆状披针形,急尖,长3-8cm,宽8-15mm。直立伸展。花1朵,淡紫色;苞片狭长圆形,先钝或急尖,较子房长;萼片狭长圆状近倒披针形,等长,长15-22mm,具5条脉;花瓣和萼片近等长,但较萼片宽,为3-4mm,具5条脉,唇瓣狭长圆形,基部渐狭,在中部以上3裂,侧裂片较短,先端具少数锯齿,中裂片长,舌状,边缘具流苏状锯齿,从唇瓣基部至中裂片先端有2条纵褶片,褶片在中裂片上具明显的鸡冠状突起;合蕊柱纤细,长约1cm,稍弯曲,上部边缘稍微扩大。花期5-6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50-3000m的山坡林下或山坡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肝炎;胆囊炎;痈疽疮毒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芋儿七
- 硬质早熟禾
- 杜鹃花根
- 土白芨
- 鳝鱼血
- 黄花补血草
- 独行千里
- 通肠香
- 油柑虫节
- 瑞香花
- 鸭舌草
- 玉蜀黍
- 黑草
- 华金腰子
- 制草乌
- 玉米油
- 花荵
- 芙蓉根
- 冬虫夏草
- 蒲公英
- 鱼鹰骨
- 独脚乌桕
- 豆叶七
- 黄花母根
- 牙痈草
- 南蛇藤
- 南板蓝叶
- 牛奶柴
- 冰
- 菰
- 奇林翠雀
- 多足蕨
- 大金钱草
- 裕民贝母
- 野木瓜
- 艾虎
- 黄秦艽
- 海柳
- 水獭
- 白牛胆根
- 黄精叶钩吻
- 白枪杆
- 独活
- 花叶矮沱沱
- 兜兰
- 野漆树根
- 黄花倒水莲
- 涩梨叶
- 野花椒
- 蝴蝶花
- 羊奶果
- 莎木面
- 化血胆
- 秋海棠花
- 刺瓜
- 黄花稔
- 翼首草
- 鱼眼草
- 烟锅草
- 大团囊虫草
- 水麻
- 竹林消
- 羊须
- 盐麸子根
- 羊外肾
- 黄花紫堇
- 倒挂金钩
- 北鹤虱
- 滇茜草
- 黄藤
- 蟾皮
- 油茶油
- 南蛇藤根
- 叶象花
- 原蚕蛾
- 秀丽野海棠
- 原羚角
- 昆布
- 红绵藤
- 阿氏蒿
- 全毛悬钩子
- 大九股牛
- 冬珊瑚
- 南蛇簕
- 白牛膝
- 益母草花
- 大乌金草
- 黄皮树皮
- 单体蕊黄芪
- 黄花紫丹参
- 大刺儿菜
- 洪连
- 南瓜花
- 孔公孽
- 大黄茎
- 硬骨藤
- 玉米黑霉
- 变叶胡椒
- 白杨树
- 黄瓜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