鳣鱼肝
《中华本草》:鳣鱼肝
拼音注音
Zhān Yú Gān
英文名
Siberian huso Sturgeon liver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鲟科动物蝗鱼的肝脏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uso dauricus(Georgi)采收和储藏:捕杀后,剖腹,取其肝脏;鲜用。
原形态
蝗鱼,体长约2m,大者可长达5m以上。头略呈三角形,吻长而较尖锐,前端略向上翘,头部表面被有多数骨板。口宽大,弧形下位,前方有吻须2对。眼小,距吻端较近。左右鳃膜彼此相连,并向腹面伸展。体被菱形骨板5行,骨板上有尖锐微弯的棘,背行骨板较大,黄色,10-16块;体侧骨板黄褐色,32-46块;腹侧骨板8-12块;腹鳍基部后有不太明显的骨板1-2块。其他部分光滑无鳞。背鳍43-57,后位;臀鳍26-36,起点在背鳍的后部下方;尾鳍歪形,上叶长而尖。体背青黑色,两侧黄色,腹面灰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为江河中下层鱼类,多栖息于两江汇合、支流入口及急流洲涡处,捕食其他鱼类。性成熟迟,需17-20年,5-6月为产卵期,溯江产卵,卵深灰色,产卵约150万粒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,黑龙江流域尤为多见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归经
心经
功能主治
解毒杀虫。主恶疮疥癣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。
注意
《本草拾遗》:“勿以盐炙食。”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鳣鱼肝
拼音注音
Zhān Yú Gān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鲟科动物鳇鱼的肝。
原形态
动物形态详"鳣鱼"条。
性味
无毒。
功能主治
主恶疮疥癣。
注意
勿以盐炙食。(性味以下出《本草拾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矮地茶
- 魔芋
- 太阳海星
- 四方藤
- 震天雷
- 南瓜花
- 益母草
- 仙百草
- 紫麻
- 刺玫果
- 屈头鸡
- 竹茹
- 宽筋藤
- 覆盆子
- 乌苏里鼠李树皮
- 辣辣菜
- 蜈蚣旗根
- 关白附
- 篦梳剑
- 草地早熟禾
- 铁线草
- 木薯
- 土黄芩
- 溪黄草
- 西归芹根
- 撒发
- 虫白蜡
- 蛎菜
- 鲤鱼鳞
- 铁篱巴果
- 枫寄生
- 土人参
- 蚱蜢
- 糖橘红
- 杜松实
- 鸡眼草
- 苜蓿根
- 翠雀花
- 落葵花
- 野扁豆
- 野葡萄藤
- 山狸子肉
- 蘡薁
- 小草
- 长毛香科科
- 螺厣草
- 腊梅
- 钩苞大丁草
- 里白
- 水桐木
- 树茭瓜果
- 鲨鱼胆
- 千年健
- 大树三台
- 香叶根
- 上山虎
- 柞树叶
- 黑面叶
- 黄背草果
- 毛八角莲
- 香花刺
- 山半夏
- 翡翠
- 虱草花
- 山樱桃
- 秋海棠果
- 刺苞南蛇藤
- 刺通草
- 烧伤藤
- 水翁花
- 芹花
- 车前草
- 蚍子草
- 猪殃殃
- 单叶铁线莲
- 狼油
- 獾油
- 小茅香
- 尖尾风
- 葎草
- 桑椹酒
- 旋花苗
- 鲮鲤
- 黄花紫丹参
- 翅果唐松草
- 将军树
- 黄龙藤
- 牡丹花
- 水稻清乳汁
- 蕨根
- 倒扣草
- 田唇乌蝇翼
- 饭团藤
- 散血莲
- 东方蝾螈
- 茨黄连
- 带叶报春花
- 娃娃拳
- 路边姜
- 小罗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