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串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黑龙串筋
拼音注音
Hēi Lónɡ Chuàn Jīn
别名
大叶勾儿茶、黑观音
来源
鼠李科黑龙串筋Berchemia floribunda (Wall.) Brongn. var. megalophylla Schneid.,以根、茎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。
性味
微辛、涩,平。
功能主治
祛风湿,舒筋络,散瘀止痛。主治风湿关节痛,腰腿痛,痛经,淋巴结核,肾炎水肿。
用法用量
1~2两,水煎服,或泡酒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黑龙串筋
拼音注音
Hēi Lónɡ Chuàn Jīn
出处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鼠李科植物大叶勾儿茶的根及茎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藤状灌木。茎褐色,光滑。叶互生;卵圆状披针形,长6~9厘米,宽3~5厘米,上面绿色,下面黄绿色,羽状脉在叶两面均明显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多而密,花梗密被褐色绒毛。核果椭圆形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林中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性味
涩微辛,平。
功能主治
舒筋络,祛风湿,散瘀止痛。治风湿关节痛,腰腿痛,痛经,淋巴结核,肾炎水肿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;或浸酒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火麻
- 青棉花藤根
- 朱兰
- 芋儿七
- 硬质早熟禾
- 杜鹃花根
- 土白芨
- 鳝鱼血
- 黄花补血草
- 独行千里
- 通肠香
- 油柑虫节
- 瑞香花
- 鸭舌草
- 玉蜀黍
- 黑草
- 华金腰子
- 制草乌
- 玉米油
- 花荵
- 芙蓉根
- 冬虫夏草
- 蒲公英
- 鱼鹰骨
- 独脚乌桕
- 豆叶七
- 黄花母根
- 牙痈草
- 南蛇藤
- 南板蓝叶
- 牛奶柴
- 冰
- 菰
- 奇林翠雀
- 多足蕨
- 大金钱草
- 裕民贝母
- 野木瓜
- 艾虎
- 黄秦艽
- 海柳
- 水獭
- 白牛胆根
- 黄精叶钩吻
- 白枪杆
- 独活
- 花叶矮沱沱
- 兜兰
- 野漆树根
- 黄花倒水莲
- 涩梨叶
- 野花椒
- 蝴蝶花
- 羊奶果
- 莎木面
- 化血胆
- 秋海棠花
- 刺瓜
- 黄花稔
- 翼首草
- 鱼眼草
- 烟锅草
- 大团囊虫草
- 水麻
- 竹林消
- 羊须
- 盐麸子根
- 羊外肾
- 黄花紫堇
- 倒挂金钩
- 北鹤虱
- 滇茜草
- 黄藤
- 蟾皮
- 油茶油
- 南蛇藤根
- 叶象花
- 原蚕蛾
- 秀丽野海棠
- 原羚角
- 昆布
- 红绵藤
- 阿氏蒿
- 全毛悬钩子
- 大九股牛
- 冬珊瑚
- 南蛇簕
- 白牛膝
- 益母草花
- 大乌金草
- 黄皮树皮
- 单体蕊黄芪
- 黄花紫丹参
- 大刺儿菜
- 洪连
- 南瓜花
- 孔公孽
- 大黄茎
- 硬骨藤
- 玉米黑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