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枪杆
《中华本草》:白枪杆
拼音注音
Bái Qiānɡ Gǎn
别名
根根药
出处
出自《科学的民间药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乔木,高约10m。树皮灰白色。芽裸露,密被褐色茸毛,小枝灰褐色,具纵棱,疏被柔毛和茸毛,皮孔细小,稀疏散生。叶轴上面具窄沟,均密被棕色茸毛;小叶9-15枚,革质,椭圆形至披针状椭圆形,长3-8cm,宽1.5-4cm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楔形至阔楔形,叶缘略反卷,上面密被棕色茸毛,下面密被白色柔毛和黄色绒毛,脉上与叶缘尤密,小叶近无柄。圆锥花序生于当年生枝端或上部叶腋;苞片线形,长2-3mm;花梗细,长约3mm,与苞片均密被黄色茸毛;花萼杯状,长约1mm,先端截平或浅裂而成阔三角形,微被毛;花冠白色,裂片线形,长约3mm;两性花具雄蕊2,伸出药之外;雌蕊长约2.5mm,柱状棍棒状,2浅裂。翅果匙形,翅甚扁平,下延至坚果中部以下。花期6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石灰岩山地次生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。
化学成分
树皮含新宁碱(Sinine)[1]。
性味
苦;涩;性凉
功能主治
截疟;消食;驱虫。主疟疾;虫积腹痛;消化不良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各家论述
《文山中草药》:清热,利尿,通便。治膀胱炎,膀胱结石,小便不利,便秘,疟疾,高烧鼻衄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枪杆
拼音注音
Bái Qiānɡ Gǎn
别名
根根药、对节木、狗骨头树
来源
木犀科白蜡树属植物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.,以根入药。秋冬采,洗净切片,晒干。
性味
苦、涩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,利尿,通便。用于膀胱炎,膀胱结石,小便不利,便秘,疟疾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白枪杆
拼音注音
Bái Qiānɡ Gǎn
别名
根根药(云南)。
出处
《科学的民间药草》
来源
为木犀科植物白枪杆的根皮。
原形态
半落叶乔木,高达10米。小枝四棱形,密被黄褐色绒毛或光滑。单数羽状复叶对生;小叶9~15枚,披针形至长椭圆形,长3~15厘米,宽1.5~5厘米,先端钝或急尖,基部斜楔形,全缘,两面密生细绒毛,侧脉5~11对;总叶柄密被白色细绒毛,总叶柄与小叶柄之间有显明的狭翼。花绿白色,集成大圆锥花序,花序密被绒毛;苞片狭披针形;花萼钟形,4浅裂,密被须状毛;花瓣4,狭,长3毫米,无毛;雄蕊2,花丝短、花药长椭圆形;子房2室,被细软毛,花柱光滑,柱头2裂。翅果扁平匙形,疏生短毛,长3.5~4厘米,顶端具长翼。花期5月。果期10~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高山杂林中。分布云南。
化学成分
树皮含新宁碱、鞣质、树脂、糖类、脂肪等。Fraxinus属植物的树皮中,大多含香豆素化合物。
性味
《文山中草药》:"苦涩,寒。"
功能主治
《文山中草药》:"清热,利尿,通便。治膀胱炎,膀胱结石,小便不利,便秘,疟疾,高烧鼻衄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(鲜品0.5~1两)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凹头苋
- 大薸
- 黄珠子草
- 槟榔花
- 野油麻
- 白花蛇舌草
- 白蜡花
- 柏根白皮
- 白木耳
- 白云瓜皮
- 白茅花
- 茄根
- 大黑药
- 黄山五叶参
- 黄断肠草
- 榧根皮
- 猴楠
- 狗屎花
- 广石豆兰
- 土沉香
- 羽裂星蕨
- 澄茄子
- 秀丽槭
- 野豌豆
- 铁箭岩陀
- 羊外肾
- 狗牙根
- 白粉藤
- 红杉
- 麻叶
- 麻腐
- 奶浆柴胡
- 锦鸡儿
- 马尔康水黄连
- 麻皮
- 南瓜藤
- 金钟茵陈
- 蒙疆苓菊
- 蒙自水芹
- 闽粤千里光
- 南酸枣
- 蒙自草胡椒
- 牛嗓管树
- 马蹄细辛
- 马蹬草
- 茅栗
- 茅膏菜根
- 南蛇藤叶
- 女萎
- 蚂蝗七
- 柠鸡儿果
- 麻腊干
- 蔓生百部
- 虻虫
- 拟缺香茶菜
- 牛奶浆
- 女娄菜
- 楠木皮
- 貉肉
- 面头叶
- 马扫帚
- 马鞍叶
- 茉莉花露
- 扭肚藤
- 马绊草
- 麻鱼胆
- 茅栗根
- 茅瓜
- 金雀花
- 马尾伸筋草
- 马尿烧
- 马桑寄生
- 茅香花
- 牛喉咙
- 马鞍藤根
- 金老梅根
- 茅莓
- 牛奶浆草
- 麦瓶草种子
- 茉莉
- 马瓞儿
- 南川升麻
- 南烛叶
- 金花草
- 柠檬根
- 马肉
- 麻柳叶
- 麻根
- 茅栗仁
- 金鸡勒
- 马甲子根
- 马鬃蛇
- 茅栗叶
- 南蛇藤果
- 柠檬桉树脂
- 马鬐膏
- 麻疯树
- 蜜蜡
- 马牙七
- 马牙贯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