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裂星蕨
《中华本草》:羽裂星蕨
拼音注音
Yǔ Liè Xīnɡ Jué
别名
观音莲、海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羽裂星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icrosorium dilatatum(Bedd.)Sledge[Pleopeltis dilatata Bedd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50-100cm。根茎粗而横生,被卵状披针形鳞片,全缘。叶远生;叶柄基部有关节;叶片卵形,宽15-30cm,深羽裂,叶轴两侧有阔翅,下延达叶柄基部;裂片宽1.5-4.5cm,向基部略变狭,全缘;叶脉明显,内藏小脉单一或分叉。孢子囊群细小,近圆形或不定形,散生于网脉连接处;无囊群盖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2000m的溪沟边阴湿树干或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性味
苦;涩;平
功能主治
活血;祛湿;解毒。主关节痛;跌打损伤;疝气;无名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地锦槭
- 牛膝茎叶
- 水栀根
- 三七叶
- 海白石
- 补血薯
- 鸟不企叶
- 香秋海棠
- 女贞子
- 牛毛七
- 防己
- 菊花根
- 藤五加
- 淡竹根
- 合血香
- 女贞叶
- 金鱼藤
- 花红叶
- 黑沙蒿子
- 紫花堇菜
- 牛肚
- 白豆蔻壳
- 大叶醉鱼草
- 尿泡草
- 千金子
- 橄榄根
- 匍伏堇
- 锦鸡
- 黑面叶根
- 风车藤
- 紫草
- 白梅花
- 沙旋复花
- 红走马胎
- 黑风散根
- 云南重楼
- 丛毛榕根
- 不凋木
- 杜鹃花果实
- 山棯根
- 林檎
- 小一把抓
- 四川苦丁茶
- 芭蕉花
- 甜瓜茎
- 土密树
- 瓜螺
- 金鸡勒
- 树腰子
- 牛乳
- 山稗子根
- 郁李仁
- 风藤草
- 鸡肫草
- 紫花苣苔
- 大风子
- 西南小阴地蕨
- 短小蛇根草
- 蝶兰
- 黄蘑菇
- 七鳃鳗
- 绛梨木子
- 大头茶
- 葛叶
- 紫苏子
- 商陆叶
- 白云瓜花
- 合欢皮
- 鬣羚角
- 蜂毒
- 紫荆丫
- 芒叶小米草
- 獭肉
- 乌饭子
- 牛扁
- 土黄芩
- 栲栗
- 刺苞南蛇藤
- 雁来红
- 蜂乳
- 密蒙花
- 紫弹树
- 败火草
- 黄堇
- 肥肉草
- 银箔
- 锈毛钝果寄生
- 川桂皮
- 假酸浆
- 双飞蝴蝶
- 风箱树花
- 大狗尾草
- 野木瓜
- 龙船花茎叶
- 砒石
- 蜈蚣草
- 榕须
- 厚皮树皮
- 方叶五月茶
- 阳桃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