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威生草
《中华本草》:强威生草
拼音注音
Qiánɡ Wēi Shēnɡ Cǎo
别名
大种半边莲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桔梗科植物毛萼山梗菜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obelia pleotricha Diels [L.dauidii Franch.var .pleotricha (Didls)E. Eimm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毛萼山梗菜 多年生草本,高60-80cm。根壮茎短,生多条肉质须根。茎暗红色,被疏柔毛。叶螺旋状排列,椭圆状披针形,长6-10(-12)cm,宽2-3.5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渐狭,边缘波状或有不规则圆齿,两面密被短柔毛;下部的有叶柄,柄2-3cm,有狭翅,中部以上的叶具短柄或无柄。花单生于茎上部苞片依间,形成总状花序,花序长10-30cm,花较少;苞片叶状,下部的比花长数倍,顶部的有时较花短;花萼筒短矩圆状,密被柔毛,长宽近相等,4-6mm,裂片条状披针形,长10-14mm,密被柔毛,长宽近相等,4-6mm,裂片条状披针形,长10-14mm,密被柔毛,果期常反折;花冠紫红色至蓝紫色,长约2cm,上唇裂片条形,稍上升,下唇裂片卵状披针形,外展;花丝筒无毛或疏生短柔毛,花药管长约5mm,背部疏被柔毛。蒴果短柱状,长7-8mm,宽5-6mm,底部平截,中央明显凹入。种子椭圆状,稍压扁。花、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3100m的山坡草地、灌丛或竹体林边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味甘;性产
功能主治
补虚。主久病体虚;虚痨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强威生草
来源
桔梗科强威生草Lobelia pleotricha Diels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四川。
性味
甘,平。
功能主治
补虚弱。主治久病体虚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蛭
- 夏枯草
- 川乌
- 铁杆地柏枝
- 苦艾
- 接骨丹
- 桑瘿
- 小柿子叶
- 豨仙草
- 虎胆
- 小果卫矛
- 小大黄
- 小果野葡萄
- 小漆树
- 千年健
- 小果千金榆
- 小伸筋草
- 毛蕊老鹳草
- 小叶柳
- 小儿血参
- 小地松
- 破碗掌脚树
- 山楂叶
- 小叶眼树莲
- 小叶薄荷
- 小叶金花草
- 杏仁
- 罗布麻
- 午时花
- 朱砂草
- 橘络
- 茅香
- 泡花子
- 毛黐头婆
- 鸡蛋果
- 藕粉
- 虾蟆脑
- 无毛南蛇藤
- 狗骨节
- 牛耳朵
- 黄精
- 落地生根
- 白果根
- 鹳骨
- 水香柴
- 川黔鸭脚木
- 黄花远志
- 荫风轮
- 乌鸦胆
- 阴香皮
- 地花生
- 牛毛毡
- 斑鸠菊
- 川山橙果
- 野棕
- 土白蔹
- 角翅卫矛果
- 长年兰
- 斑蝥
- 花拐藤根
- 长管香茶菜
- 棉花藤
- 长管假茉莉
- 香茶菜
- 针砂
- 云南地黄连
- 长叶水麻
- 膜蕨囊瓣芹
- 香石藤果
- 蝎子七
- 赤芍药
- 长前胡
- 菥蓂
- 蠵龟血
- 赤楠蒲桃叶
- 翻天红
- 蟋蟀
- 萍蓬草
- 鸱骨
- 豨莶草
- 阿月浑子
- 赤瓟
- 长柄车前蕨
- 合萌
- 一口红
- 暗紫贝母
- 金雀根
- 薤白
- 西藏酸模
- 红牛皮菜
- 铁扫竹
- 黑三棱
- 山楂
- 一叶荻
- 野山楂
- 蔓荆子
- 蓝猪耳
- 狼油
- 黎辣根
- 姜叶三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