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叶眼树莲
《中华本草》:小叶眼树莲
拼音注音
Xiǎo Yè Yǎn Shù Lián
别名
上树木、瓜子金、纽扣藤、上鳖木
英文名
Smallleaf Dischidia
出处
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小叶眼树莲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schidia minor (Vahl) Merr[Callyris minor Vahl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附生肉质藤本。节上生根。叶对生;叶柄长约1mm;叶片圆形,长和宽约1cm绿白色,无毛;叶脉不明显。聚伞花序腋生;花序梗极短;花萼裂片5,卵圆形,长和宽0.5mm,无毛;花冠白色或黄白色,坛状,花冠喉部被长柔毛,裂征5,卵状三角形,长1mm,宽0.5mm,中部加厚;副花冠裂片锚状,比合肥市蕊柱短,先端2裂面下弯;花粉块长圆状,直立,花粉块柄先端膨大;子房无毛,柱状基部五角形,先端具尖头。蓇葖披针状圆柱形,长达4cm,直径约5mm。种子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。花期1-5月,果期5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谷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云南、贵州、海南等。
性味
味微苦;性凉
归经
肝;胃经
功能主治
清热凉血;养阴生津。主高热伤津;口渴欲饮;目赤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叶:有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的功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叶薄荷
- 小叶金花草
- 杏仁
- 罗布麻
- 午时花
- 朱砂草
- 橘络
- 茅香
- 泡花子
- 毛黐头婆
- 鸡蛋果
- 藕粉
- 虾蟆脑
- 无毛南蛇藤
- 狗骨节
- 牛耳朵
- 黄精
- 落地生根
- 白果根
- 鹳骨
- 水香柴
- 川黔鸭脚木
- 黄花远志
- 荫风轮
- 乌鸦胆
- 阴香皮
- 地花生
- 牛毛毡
- 斑鸠菊
- 川山橙果
- 野棕
- 土白蔹
- 角翅卫矛果
- 长年兰
- 斑蝥
- 花拐藤根
- 长管香茶菜
- 棉花藤
- 长管假茉莉
- 香茶菜
- 针砂
- 云南地黄连
- 长叶水麻
- 膜蕨囊瓣芹
- 香石藤果
- 蝎子七
- 赤芍药
- 长前胡
- 菥蓂
- 蠵龟血
- 赤楠蒲桃叶
- 翻天红
- 蟋蟀
- 萍蓬草
- 鸱骨
- 豨莶草
- 阿月浑子
- 赤瓟
- 长柄车前蕨
- 合萌
- 一口红
- 暗紫贝母
- 金雀根
- 薤白
- 西藏酸模
- 红牛皮菜
- 铁扫竹
- 黑三棱
- 山楂
- 一叶荻
- 野山楂
- 蔓荆子
- 蓝猪耳
- 狼油
- 黎辣根
- 姜叶三七
- 索骨丹
- 硬水黄连
- 山慈菇
- 鸭脚茶
- 稻芽
- 灰贯众
- 黄荆叶
- 龙脷叶
- 枳椇
- 小草寇
- 鱼腥草
- 水苎麻
- 骨把
- 狗齿
- 糙叶千里光
- 文冠果
- 粘毛鼠尾草果
- 太白三七
- 糕菜
- 猪胆粉
- 石枣子
- 琉璃草果实
- 火把花
- 水毛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