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谷伞
《*辞典》:岩谷伞
拼音注音
Yán Gǔ Sǎn
别名
茴心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,茴新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真藓科植物暖地大叶藓的全草。夏秋采收。
原形态
苔藓类植物,体较大,鲜绿色或略呈褐绿色,略具光泽。疏生或成片散生。茎直立,具明显横生根茎。茎下部叶片小,鳞片状,紫红色,紧密贴茎,顶叶大,簇生如花苞状,长倒卵形域长舌形,具短尖,边缘明显分化,上部有细齿,下部有时内曲,中肋长达叶尖。雌雄异株;蒴柄紫红色,直立,顶部弯曲成弓形;抱蒴下垂,圆柱形,台部短;蒴齿两层;蒴盖凸形,有短喙。孢子球形,黄棕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溪边碎石间和潮湿林地。分布长江以南各地。
性味
辛苦,平。
①《贵州草药》:"辛微苦,凉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》:"辛苦,平。"
功能主治
镇静安神,清心明目。治心脏病,神经衰弱,阳痿。
①《贵州草药》:"清热明目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》:"养心安神.治心脏病。"
③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镇静。治精神病,神经衰弱,阳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熏洗。
复方
①治心脏病:茴心草一至三钱,冰糖或酒为引。煎汤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②治精神病,神经衰弱:茴新草二至三钱,辰砂一钱。水煎,加酒少许,内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③治目赤:岩谷伞、柏枝果各适量。煎水熏洗眼睛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④治刀伤:岩谷伞适量,捣敷患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榆花
- 亚黑管菌
- 油棕根
- 浙贝母
- 胡桃青皮
- 花木通
- 红黑二丸
- 上山龙
- 鹿草
- 胡葱
- 墨旱莲
- 岩凤尾蕨
- 樱桃水
- 海白石
- 胡颓子根
- 阔叶赤车使者
- 油柑虫节
- 油茶
- 仰天钟根
- 蚤休
- 油茶叶
- 秋葡萄茎
- 皂荚根皮
- 醋林子
- 海金沙根
- 海红豆
- 勒管草
- 满山白
- 青琅玕
- 红萆薢
- 胡桃枝
- 红鸡踢香
- 野牡丹根
- 马骝卵
- 兰香草
- 枣树根
- 麦角
- 大花活血丹
- 牛心补
- 蓝花子
- 臭黄荆根
- 山马兰
- 木瓜核
- 狗牙根
- 八月札
- 鄂西天胡荽
- 羚羊肉
- 旱芹
- 跌打老
- 蓝叶棵
- 回回蒜
- 黄桷树根疙瘩
- 雀瓮
- 澄茄子
- 秦岭冷杉
- 千里马
- 家独行菜
- 岩山枝
- 扇叶人字果
- 牛耳枫根
- 文蛤肉
- 藤本夜关门
- 苕叶细辛
- 盾叶薯蓣
- 菊芋
- 鸭公青
- 千叶独活根
- 蔷薇叶
- 紫香薷
- 隆萼当归根
- 香排草
- 铜锤草根
- 海莲果
- 荜澄茄
- 黑皮跌打
- 西藏鸡爪草花
- 川乌头
- 珠子参
- 土牡蛎
- 獐牙菜
- 野辣烟
- 茜草
- 野芝麻根
- 山桂花
- 黄杨叶
- 扶桑花
- 莸叶醉鱼草
- 天香炉
- 橄榄
- 伏毛山豆根
- 槐花
- 绢毛菊
- 金花菜
- 披针叶兔耳风
- 无花果
- 木通根
- 苍蝇草
- 天目木姜子
- 炙红芪
- 猕猴桃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