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茶叶
《中华本草》:油茶叶
拼音注音
Yóu Chá Yè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mellia olelfera Abel[C.oleosa (Lour.)Rehd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油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3-4m,稀达8m。树皮淡黄褐色,平滑不裂;小枝微被短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4-7mm,有毛;叶片厚革质,卵状椭圆形或卵形,长3.5-9cm,宽1.8-4.2cm,先端钝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亮绿色,无毛或中脉有硬毛,下面中脉基部有毛或无毛,侧脉不明显。花两性,1-3朵生于枝顶或叶腋,直径3-5cm,无梗;萼片通常5,近圆形,外被绢毛;花瓣5-7,白色,分离,倒卵形至披针形,长2.5-4.5cm,先端常有凹缺,外面有毛;雄蕊多数,无毛,外轮花丝仅基部连合;子房上位,密被白色丝状绒毛,花柱先端三浅裂。蒴果近球形,直径3-5cm,果皮厚,木质,室背2-3裂。种子背圆腹扁,长至2.5cm。花期10-11月,果期次年10月。
生境分布
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,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-9cm,宽1.5-4cm;先端渐尖或短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;表面绿色,主脉明显,侧脉不明显。叶革质,稍厚。气清香,味微苦涩。
性味
微苦;平
功能主治
收敛止血;解毒。主鼻衄;皮肤溃烂瘙痒;疮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,或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博落回
- 独椒
- 黑龙串筋
- 菠萝根叶
- 水火麻
- 青棉花藤根
- 朱兰
- 芋儿七
- 硬质早熟禾
- 杜鹃花根
- 土白芨
- 鳝鱼血
- 黄花补血草
- 独行千里
- 通肠香
- 油柑虫节
- 瑞香花
- 鸭舌草
- 玉蜀黍
- 黑草
- 华金腰子
- 制草乌
- 玉米油
- 花荵
- 芙蓉根
- 冬虫夏草
- 蒲公英
- 鱼鹰骨
- 独脚乌桕
- 豆叶七
- 黄花母根
- 牙痈草
- 南蛇藤
- 南板蓝叶
- 牛奶柴
- 冰
- 菰
- 奇林翠雀
- 多足蕨
- 大金钱草
- 裕民贝母
- 野木瓜
- 艾虎
- 黄秦艽
- 海柳
- 水獭
- 白牛胆根
- 黄精叶钩吻
- 白枪杆
- 独活
- 花叶矮沱沱
- 兜兰
- 野漆树根
- 黄花倒水莲
- 涩梨叶
- 野花椒
- 蝴蝶花
- 羊奶果
- 莎木面
- 化血胆
- 秋海棠花
- 刺瓜
- 黄花稔
- 翼首草
- 鱼眼草
- 烟锅草
- 大团囊虫草
- 水麻
- 竹林消
- 羊须
- 盐麸子根
- 羊外肾
- 黄花紫堇
- 倒挂金钩
- 北鹤虱
- 滇茜草
- 黄藤
- 蟾皮
- 油茶油
- 南蛇藤根
- 叶象花
- 原蚕蛾
- 秀丽野海棠
- 原羚角
- 昆布
- 红绵藤
- 阿氏蒿
- 全毛悬钩子
- 大九股牛
- 冬珊瑚
- 南蛇簕
- 白牛膝
- 益母草花
- 大乌金草
- 黄皮树皮
- 单体蕊黄芪
- 黄花紫丹参
- 大刺儿菜
- 洪连
- 南瓜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