苕叶细辛
《*辞典》:苕叶细辛
拼音注音
Tiáo Yè Xì Xīn
别名
盘山草、山薯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土细辛(湖北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》)。
出处
湖北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》
来源
为马兜铃科植物茨菇叶细辛的全株。4~10月采挖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有特殊的辛香气。根茎短,节密,须根多。叶2~3片,三角状心形,肉质,有白色或淡绿色斑块,先端渐尖,基部深凹如耳状。花单生,花柄极短,贴近地面,淡酱红色;萼钟状,3裂,辐射对称,宿存;雄蕊12,排成2轮,花丝短。子房6室。蒴果。
生境分布
生山谷溪边、林下较肥沃阴湿之处。分布广西、广东、湖北、新疆及东北等地。
性味
湖北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》:"辛,温,有毒。"
功能主治
发汗,祛痰,止痛,消肿。治感冒头痛,咳喘痰多,牙痛,口舌生疮,跌打损伤。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祛风,发汗,行气,消肿,祛痰止血。治感冒头痛,齿痛,口舌疮,跌打,蛇伤。"
②《广西植物目录》:"发汗,祛痰,上痛。治感冒,牙痛,咳喘痰多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分。外用:捣敷、研末撒或吹鼻。
复方
①治风寒头痛:土细辛三至五分。水煎服。
②治中暑发痧:鲜土细辛叶7片,捣烂冲开水灌服;或用根研末,吹入鼻中。
③治口舌生疮:土细辛、黄连各等分,研细末撒患处。
④治跌打损伤:鲜土细辛,捣烂敷患处。(选方出湖北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盾叶薯蓣
- 菊芋
- 鸭公青
- 千叶独活根
- 蔷薇叶
- 紫香薷
- 隆萼当归根
- 香排草
- 铜锤草根
- 海莲果
- 荜澄茄
- 黑皮跌打
- 西藏鸡爪草花
- 川乌头
- 珠子参
- 土牡蛎
- 獐牙菜
- 野辣烟
- 茜草
- 野芝麻根
- 山桂花
- 黄杨叶
- 扶桑花
- 莸叶醉鱼草
- 天香炉
- 橄榄
- 伏毛山豆根
- 狗牙根
- 槐花
- 绢毛菊
- 金花菜
- 披针叶兔耳风
- 无花果
- 木通根
- 苍蝇草
- 天目木姜子
- 炙红芪
- 猕猴桃根
- 卷毛耳草
- 长梗千里光
- 斑蝥
- 天山雪莲花
- 露兜簕
- 钟乳石
- 香叶树
- 泡桐木皮
- 香唐松草
- 紫玉盘
- 毛葡萄
- 骆驼脂
- 棱叶韭
- 桐油
- 海蕴
- 银粉背蕨
- 粗糠柴
- 披麻草
- 欧活血丹
- 枫香脂
- 红葱
- 过坛龙
- 山荆子
- 衣鱼
- 杯菊
- 对叉疔药
- 波叶紫金牛
- 白石英
- 扁青
- 壶卢秧
- 白石榴根
- 铺地草
- 白升麻
- 芙蓉根
- 八爪金龙
- 桃儿七果
- 枸橘
- 白背枫
- 白苞筋骨草
- 槟榔花
- 滨海前胡
- 白兰花叶
- 地麻黄
- 斑叶兰
- 斑叶堇菜
- 白檀根
- 白花菜根
- 阿氏蒿
- 白牛膝
- 白屈菜根
- 白饭豆
- 北鹤虱
- 白背叶根
- 栾樨
- 桉油
- 白果叶
- 鼠妇画眉草
- 擘蓝
- 艾虎
- 白牛胆根
- 白枪杆
- 凹头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