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凤尾蕨
《中华本草》:岩凤尾蕨
拼音注音
Yán Fènɡ Wěi Jué
别名
凤尾草、粗金鸡尾、楚箭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凤尾蕨科植物岩凤尾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teris deltodon Bak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陆生小型蕨类植物,植株高15-30cm。根茎短而横生,密生棕黑色钻形鳞片。叶纸质或薄革质,密生,一型;叶柄长8-16cm,禾秆色,基部棕色;叶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,长7-20cm,宽4-7cm,单数一回羽状分裂;羽片3-5对,预生羽片最大,有短柄,长5-9cm,宽l.5-2.5cm,无毛,侧生羽片较短,无柄,向上弯弓形、渐尖头,上部营养叶的边缘有三角形密锯齿;叶脉羽状,侧脉单一或分叉。孢子囊群线形,生于羽片边缘的边脉上;囊群盖线形,膜质,灰白色,全缘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1200m的荫蔽干燥的钙质土或石灰岩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甘;苦;凉;无毒
归经
大肠;肺;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敛肺止咳;定惊;解毒。主泄泻;痢疾;淋证;久咳不止;小儿惊风;疮疖;蛇虫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博落回
- 扶桑叶
- 一把伞
- 黑脂麻
- 金丝猴
- 粉苞苣
- 白鱼尾果
- 水胡满根
- 牛筋果
- 小茅香
- 白桂
- 大叶花椒
- 狼麻
- 铁华粉
- 独脚金
- 红花菜
- 白药
- 百草霜
- 人面子
- 贯众
- 黄花稔
- 大麦
- 鲂鱼
- 宽叶独行菜
- 芙蓉叶
- 梅
- 小红人
- 蝮蛇胆
- 铁棒锤
- 白蔹
- 莲子心
- 禹余粮
- 野马追
- 风箱树叶
- 泥胡菜
- 母猪草
- 黑风藤
- 鲛鱼翅
- 黄背草根
- 榆皮涎
- 软枣子
- 土贝母
- 菊苣
- 球核荚蒾
- 豌豆七
- 山螃蟹
- 独叶一枝枪
- 野槟榔
- 栝楼
- 膜缘木香
- 刻裂紫堇
- 曼陀罗叶
- 阔叶十大功劳
- 小狗脊
- 毡盖木耳
- 矮子常山
- 荷叶
- 茜草根
- 小叶石楠
- 翅果唐松草
- 虱婆草
- 水黾
- 何首乌叶
- 矮脚龙胆
- 张公鱼
- 阿尔太多榔菊
- 中间骨牌蕨
- 水冬瓜
- 狗牙花
- 风藤草
- 朝天罐
- 阔齿兔唇花
- 鼬瓣花
- 鲨鱼皮
- 大管
- 钓樟枝叶
- 水芙蓉
- 石参
- 粪鬼伞
- 肉爬皂
- 羊吊钟
- 山莓
- 蜂毒
- 香芋
- 矮杨梅
- 毛冬瓜叶
- 见风消
- 树头菜
- 蛇根草
- 枫香树皮
- 鼠尾草
- 山核桃皮
- 台湾海棠
- 美人蕉花
- 花椒叶
- 蝮蛇皮
- 酒
- 桉叶
- 撒发
- 鸡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