苜蓿根
《中华本草》:苜蓿根
拼音注音
Mù Xu Gēn
别名
土黄耆。
英文名
Root of Alfalfa, Root of California Burclover,Alfalfa,Lucerne
出处
出自《唐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紫苜蓿M.sativa L.和南苜蓿Medicago hispida Gaertn.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Medicago hispida Gaertn. [M.denticulata Willd.non L.]2.Medicago sativa L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1.紫苜蓿,多年生宿根草本。主根长达2-5m。根茎发达;有蔓茎或无,茎高30-100cm,直立或匍匐,光滑,多分枝,约在15-25枝不等。3出复叶,小叶片倒卵状长圆形,长2-2.5cm,仅上部尖端有锯齿;小叶顶端有中肋突出;叶柄长而平滑;托叶大。花梗由叶腋抽出,花有短柄;8-25朵形成簇状的总状花序;萼钟状,有5齿;花冠紫色。荚果螺旋形,2-3绕不等,稍有毛,黑褐色,不开裂。种子1-8粒,肾形,黄褐色,很小。花期5-6月。2.南苜蓿,一年或二年生草本。小叶阔卵形或倒心形,先端稍圆或凹入,上部有锯齿,下部楔形。花黄色。荚果螺旋形,无深沟,有突起疏刺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紫苜蓿:生于旷野和田间。2.南苜蓿:长江下游有栽培。资源分布:1.紫苜蓿分布很广,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。2.南苜蓿分布我国中部、南部;长江下游有栽培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圆柱细长,直径0.5-2cm,分枝较多。根头部较粗大,有时具地上茎残基。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,皮孔且不明显。质坚而脆,断面刺状。气微弱,略具刺激性,味微苦。
化学成分
紫苜蓿的根含糖类。根的分泌物中含2-氨基己二酸(2-aminoadipic acid)及另2种未知氨基酸。
药理作用
南苜蓿的变种M.hispida Gaertn.var.den-ticulata的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弱的抗菌作用,对大肠杆菌则无作用。
性味
苦;寒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通淋排石。主热病烦满;黄疸;尿路结石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捣汁。
各家论述
1.《唐本草》:主热病烦满,目黄赤,小便黄,酒疸,捣汁服一升,令人吐利即愈。2.《本草纲目》:捣汁煎饮,治砂石淋痛。3.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:清热利尿,退黄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苜蓿根
拼音注音
Mù Xu Gēn
别名
土黄耆(《食疗本草》)。
出处
《唐本草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根。
化学成分
紫苜蓿的根含糖类。根的分泌物中含氨基酸,其中有2-氨基己二酸及另二种未知氨基酸。
药理作用
南苜蓿的变种的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弱的抗菌作用,对大肠杆菌则无作用。
性味
苦,寒。
①《唐本草》:"寒。"
②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:"苦微涩,寒。"
功能主治
清湿热,利尿。治黄疸,尿路结石,夜盲。
①《唐本草》:"主热病烦满,目黄赤,小便黄,酒疸,捣汁服一升,令人吐利即愈。"
②《纲目》:"捣汁煎饮,治砂石淋痛。"
③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:"清热利尿,退黄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捣汁。
复方
①治尿路结石:鲜苜蓿根,捣汁温服,每次半茶杯,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②治黄疸,尿路结石:南苜蓿根五钱至一两。水煎服。(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)
临床应用
治疗夜盲症:以新鲜南苜蓿根1两,洗净切碎煎汤,连渣服,每日1次。治疗6例,4例痊愈,2例无效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芒小米草
- 茉莉
- 毛果小甘菊
- 毛枝卷柏
- 马尾千金草
- 马尿烧
- 猕猴肉
- 猫儿屎
- 猫爪草
- 毛茛
- 美丽胡枝子
- 芒刺复叶耳蕨
- 毛轴铁角蕨
- 毛桐
- 蜜柑草
- 马尾伸筋
- 牦牛角
- 绵三七
- 毛蜂子
- 牡蒿
- 猫肉
- 猫爪子
- 云南铁扁担
- 羊乳
- 牛脂
- 寒莓叶
- 牛耳枫枝叶
- 红川乌
- 肥皂核
- 胡杨
- 峨山草乌
- 三条筋
- 猫胡子花
- 芦花
- 阳桃
- 矮叶书带蕨
- 聚头蓟
- 醍醐
- 猩猩木
- 芒果核
- 蚂蚁花根
- 毛罗勒
- 猕猴桃枝叶
- 猕猴骨
- 米仔兰花
- 美商陆子
- 芒硝
- 蚂蚁上树
- 毛蒌
- 猫眼睛
- 牛耳大黄
- 落葵
- 干蟾
- 菊架豆
- 毛药
- 磨盘草子
- 米皮糠
- 美人蕉根
- 美商陆
- 毛足铁线蕨
- 猫儿眼睛
- 猫头鹰
- 云南荚蒾根
- 风箱树根
- 狗肝菜
- 猕猴桃藤
- 毛葡萄
- 牡荆沥
- 猕猴桃根
- 茅膏菜
- 毛白杨
- 夜花藤
- 牦牛胆结石
- 盲肠草
- 缅茄
- 毛黄连
- 一扫光
- 毛大丁草根
- 毛血藤
- 满山白
- 毛荚决明
- 毛鬼头伞
- 脉耳草
- 毛柄短肠蕨
- 蘑菇
- 马勃
- 马桑根
- 蕨萁
- 冬珊瑚
- 滇茜草
- 馒头蟹
- 米饭花
- 绵阳岩白菜
- 毛脉柳叶菜
- 毛草龙根
- 绵萆薢
- 牡鼠粪
- 枫香脂
- 三七
- 小年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