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子木
《中华本草》:核子木
拼音注音
Hé Zǐ Mù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核子木的茎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rrottetia racemosa(Oliv.) Loes.[Ilex racemosa Oliv.]采收和储藏:5-7月采收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核子木 灌本,直立或外倾,高2-5m。叶互生;叶柄长7-20mm;叶片纸质,长卵形或长椭圆形,长7-13cm,宽3-4.5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阔楔形至圆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,侧脉7对。聚伞圆锥花序细长,穗状,腋生,长2-5cm;花小,白色或淡绿色,5基数,杂性异株;雄花直径约3mm,花萼和花瓣2轮紧密排列,花盘薄而平,雄蕊着生于花盘边缘,花丝细长,退化子房细小;雌花极小,直径约lmm,萼片与花瓣均直立,无雄蕊,花盘环状;子房上位,2室,每室有胚珠2颗,柱头2裂。果近球形的小果浆,成熟时红色,直径约3mm,有种子2-4颗。种子细小,假种皮薄膜质。花期6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-1200m的山地林中或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辛;苦;平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。主风湿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石荠苎
- 砂生槐
- 合掌草
- 水红木根
- 莲座蓟
- 人参须
- 海茄子
- 蚍子草
- 洋芋
- 条裂山莴苣
- 白线薯
- 黄葛树
- 山飘儿草
- 毛黄堇
- 铁扫帚
- 人参条
- 礜石
- 屎咕咕
- 急性子
- 草木王
- 鸡骨香
- 红花木莲
- 蓬莱草
- 升登
- 麻柳树根
- 亮叶桦
- 荚果蕨贯众
- 山槟榔
- 黄皮果
- 山楂
- 吉龙草
- 核桃叶
- 山菅兰
- 山蜘蛛
- 湖北麦冬
- 水榆
- 杓儿菜
- 山香圆
- 树茭瓜
- 扇蕨
- 桑枝
- 山茱萸
- 杉木
- 猴接骨草
- 山蓼
- 海仙人掌
- 海狸香
- 山货榔
- 桑柴灰
- 水椎木
- 红丹参
- 秤杆升麻
- 红缘层孔菌
- 磨盘根
- 狗尾草
- 大黄
- 甜瓜子
- 苦楝菌
- 小叶榕
- 冰草白穗
- 路旁菊
- 水虱草
- 水边指甲花
- 水鸡油
- 水龙骨
- 水金凤茎叶
- 水麻叶
- 沙叶铁线莲
- 沙拐枣
- 疝气草
- 水蔗草
- 沙果
- 水蓑衣
- 水虾草
- 水虾草根
- 水马桑
- 水黄花
- 沙斑鸡
- 沙棘
- 狮子草
- 生藤
- 水葫芦苗
- 水蕨
- 水金凤
- 沙漏芦
- 湿生扁蕾
- 畲山羊奶子
- 水葱
- 水贯众
- 水鳖
- 水黄
- 沙七
- 沙旋复花
- 沙松果
- 熟地黄
- 水麦冬
- 沙生风毛菊
- 沙芥
- 溲疏
- 狮子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