扇蕨
《中华本草》:扇蕨
拼音注音
Shàn Jué
别名
搜山虎
英文名
Palmate Neocinnamo, Palmate Neocheiropteris
出处
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扇蕨的根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(Bak.)Christ[Polypodium palmatopedatum Bak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达70cm。根茎粗而横生,被卵状披针形鳞片,长渐尖,边缘有细齿,覆瓦状排列。叶远生;叶柄长30-50cm,基部关节不明显;叶片纸质,扇形,长25-30cm,宽相等或略超过,鸟足状掌状分裂;中间裂片披针形,长17-20cm,宽2.5-3cm,两侧裂片向外渐短,全缘;叶脉网状,内藏小脉分叉。孢子囊群圆形或长圆形,生于裂片下部,靠近中脉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-2700m的山坡密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等地。
性味
苦;酸;涩;凉
归经
肝;脾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消食导滞。主小便不利;淋沥涩痛;食积饱胀;痢疾;便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注意
体虚、严重心脏病及孕妇忌用。
复方
①治饱胀:搜山虎根二至三钱。煎水服。②治风湿脚气:搜山虎全草、狼鸡叶各二至三两。煎水洗脚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扇蕨
拼音注音
Shàn Jué
别名
搜山虎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水龙骨科植物扇蕨的根茎或全株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粗而横走,密被棕色、披针形的鳞片。叶远生;叶柄长30~45厘米,无毛;叶片扇状,鸟足状掌状分裂,裂片披针形,中央裂片长17~20厘米,宽2.5~3厘米,侧裂片较小,全缘或波浪形缺刻;叶纸质,上面绿色,无毛,下面浅灰色,疏被棕色鳞片;主脉隆起,细脉联结成六角形网眼。孢子囊群上部的为圆形,下部汇合成矩圆形,近主脉着生。
生境分布
生于石上或树荫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性寒,味辛酸涩。
功能主治
消饱胀,疗风湿。
复方
①治饱胀:搜山虎根二至三钱。煎水服。
②治风湿脚气:搜山虎全草、狼鸡叶各二至三两,煎水洗脚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黄连刺
- 山枇杷根
- 小箭草
- 西南菝葜
- 细叶七星剑
- 牛肝菌
- 铁粉
- 胡桃青皮
- 小蒜
- 糯米藤
- 破骨风
- 心叶风毛菊
- 虎杖
- 马鬃
- 血桐
- 小果卫矛
- 白檀
- 麻妹条叶
- 蜘蛛七
- 金丝梅
- 小草
- 牛脑
- 水栀叶
- 兖州卷柏
- 血党
- 牛皮草
- 虎斑游蛇
- 蒲桃种子
- 山禾串
- 挖耳草
- 临时救
- 大蓑衣藤根
- 龙船花
- 黑面叶根
- 蟹爪兰
- 黄木耳
- 花蜘蛛
- 春不见
- 马肠薯蓣
- 新疆卫矛
- 亚泵礴
- 大黑头草
- 山核桃叶
- 合掌草
- 天星藤
- 山吴萸
- 黑鹅脚板
- 松树梢
- 松寄生
- 树锦鸡儿
- 树花
- 地桃花
- 雪三七
- 水莎草
- 树地瓜根
- 熊掌
- 柄果槲寄生
- 水八角
- 香茅
- 刺血红
- 香椿子
- 水仙根
- 鳕鱼
- 小一支箭
- 羊屎木
- 香花菜
- 蟹爪
- 须叶藤叶
- 岩笋
- 香果脂
- 红蓝地花
- 水线草
- 桑枝
- 中华剑蕨
- 雀舌豆
- 蒲儿根
- 尖齿耳蕨
- 细锥香茶菜
- 獭皮毛
- 桑沥
- 香茅根
- 香蕉根
- 凤凰木
- 象皮木
- 金盏菊根
- 桑耳
- 香唐松草
- 獐骨
- 苦豆根
- 鸨油
- 香构
- 香蓼
- 驴蹄
- 石风车子叶
- 满天飞
- 荨麻根
- 双色龙胆
- 獾骨
- 黑面防己
- 牛角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