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花鹅掌柴
《中华本草》:红花鹅掌柴
拼音注音
Hónɡ Huā é Zhǎnɡ Chái
别名
七叶莲、通花树、当遁
英文名
root of Redflower schefflera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红花鹅掌柴的茎皮及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rba S Chefflerae Venulosae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红花鹅掌柴 乔木,高约7m。小枝粗壮,疏生星状绒毛,髓实心。叶有小叶7-8;叶柄圆柱形,长25-35cm,无毛,小叶柄不等长,长1.5-8cm,无毛;小叶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,中内的较大,长24cm,实约8cm,两侧的较小,长10-11cm,宽3cm,先端尾状渐尖,尖头长1.5-2cm,略呈镰刀状,基部钝形至圆形,全缘;干时上面棕以,下面淡棕色,两面均无毛;侧脉7-10,下面明显,网脉在两面均不明显。圆锥花序顶生,长约30cm,几无毛,分枝疏散,在下部的长约18cm,上面的逐渐缩短;伞形花序有花10-20,成总状花序排球于分枝上;总花梗长1-2cm,通常在中部有苞片2个,几无毛;苞片卵形,长1-2mm,外用有短柔毛;小花梗稀薄5-6mm,结晶实后长至8mm;小苞片小,卵形,外面被短柔毛;萼倒圆锥形,长约3mm,无毛,边缘近全缘;花瓣5,长三角形,长约3mm,无毛;花淡红黄色;雄蕊5,比药瓣稍长,花丝长约4.5mm;子房下位,8-9室,花柱合生成短柱,长约1mm,柱头不明显,8-9裂。果圆球形,直径约3mm,花盘扁平。花期和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80m的山谷森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功能主治
宣肺止咳;祛风止痛。主外感咳嗽;风湿痹痛;跌打伤痛
用法用量
内服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茎皮及根:用于风湿性关节炎、感冒咳嗽、发热、跌打损伤、扭挫伤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刺茶美登木
- 小白撑
- 木竹子
- 地钱
- 母猪藤根
- 蜥蜴
- 柳絮
- 金丝杜仲
- 披散糖荠
- 雕骨
- 东风螺
- 绿茎槲寄生
- 看麦娘
- 玉屑
- 大叶苣荬菜
- 玉簪
- 黄龙藤
- 七叶一把伞
- 尖尾风
- 黄花夹竹桃叶
- 三月泡
- 香石藤果
- 荠菜子
- 南方六道木
- 麦撇花藤
- 散血藤
- 香橼
- 牛金子
- 芦子藤
- 赤芍药
- 海南粗榧
- 附地菜
- 黄葛树
- 藏三七
- 帽兰
- 白背叶根
- 千里光
- 续断
- 饭团藤
- 马比木
- 蜗牛
- 红鬼笔
- 过墙风
- 金棒锤
- 乌脚枪
- 野大豆藤
- 地牯牛
- 海螺壳
- 败酱草
- 黑壳楠
- 箭杆风
- 黄缨菊
- 黄山药
- 紫花地丁
- 楤木根
- 风藤草
- 金不换
- 蝴蝶暗消
- 豹皮樟
- 马牙七
- 冰球子
- 穿地龙
- 雪猪油
- 黄葵
- 化血胆
- 狐狸尾
- 木槿根
- 蟋蟀
- 小飞蓬
- 芦子
- 蟹爪
- 海蟑螂
- 蛤蜊粉
- 过山蕨
- 香榧草
- 树茭瓜果
- 湖北楤木
- 叶子花
- 椒蒿
- 小草
- 九节莲
- 一点红
- 节节草
- 覆盆子
- 金丝木通
- 黄背草果
- 唐古特青兰
- 大头茶果
- 接气草
- 银鱼
- 玉米轴
- 山牛毛毡
- 鸡爪槭
- 砗磲肉
- 黄筒花
- 红花栝楼
- 水毛花
- 沙糖木
- 木竹子油
- 胡桃青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