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花风毛菊
《中华本草》:美花风毛菊
拼音注音
Měi Huā Fēnɡ Máo Jú
英文名
all-grass of Beautifulflower Saussurea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美花风毛菊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ussurea ulchella Fisch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美花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,高25-100cm。根状茎纺锤形。茎直立,上部分枝,被短毛和腺点或近无毛。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;上部叶披针形或条形,羽状浅裂或全缘,有短柄或几无柄,两面有短粗毛和腺点;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,羽状深裂或全裂,裂片条形或披针状条形,长渐尖,又分裂或有齿。头状花序,直径10-15cm,多数在茎枝顶端排列成密伞房状或圆锥状,有长梗;总苞球形或球状钟形,总苞片多层,被疏短毛,外层条形,中层和内层卵形或长圆形,先端有膜质、粉紫色、圆形具齿的附片,糙毛状,内层羽毛状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灌丛、草炙子及河岸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等地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美花风毛菊内酯(saurin),矢功菊素-3-O-β-D-葡萄糖甙(cyanidin-3-O-β-D-glucoside),芸香甙(rutin),槲皮甙(quercitrin),芹菜素-7-O-β-D-葡萄鼠李糖甙(api-genin-7-O-β-D-glucoprhamnoside)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寒
功能主治
祛风;清热;除湿;止痛。主感冒发热;风湿性关节炎;湿热泄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有止血,止痛解热的功能。用于风湿关节炎,腹泻等证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龙藤叶
- 狼杷草
- 金腰子
- 藨草
- 黄金线
- 路旁菊
- 土人参
- 枇杷叶
- 小对叶草
- 大白顶草
- 黄鳝藤
- 苹
- 龙爪豆
- 柴胡
- 风湿木
- 黄背草苗
- 旱荷叶
- 白杨树
- 羽叶三七
- 小果蕗蕨
- 山橿
- 海萝
- 钱针万线草
- 二色补血草
- 榕树
- 土丁桂
- 大草蔻
- 鲜黄连
- 盘羊肺
- 山大刀根
- 白背青荚叶
- 黄金凤
- 紫荆花
- 巴豆霜
- 圆柏
- 葛叶
- 宽叶鼠曲草
- 赤铜屑
- 石鮅鱼
- 鲨鱼皮
- 悬钩茎
- 香根芹根
- 蜘蛛草
- 马蔺根
- 毛柴胡
- 纤枝山柑
- 掐不齐
- 黑葡萄液汁
- 糙叶树
- 乌桕木根皮
- 戟叶瓦韦
- 青蒿根
- 金色狗尾草
- 水红木花
- 满天星
- 美丽风毛菊
- 水蓼
- 野海椒
- 蛇藤
- 手参
- 竹节蓼
- 红酸七
- 橡实
- 香附
- 滇南马钱
- 倒水莲
- 秦岭冷杉
- 金鸡脚
- 花椒簕
- 沙枣花
- 水贯众
- 鸨油
- 黄葵
- 爵床
- 荆芥
- 茶子心
- 毛莲蒿
- 小果皂角
- 旱芹
- 大金发藓
- 铁棒锤茎叶
- 瓜馥木
- 黑山蔗
- 骆驼黄
- 甘青铁线莲
- 石芥菜
- 黄海葵
- 射干
- 八月瓜
- 枳椇根
- 八楞麻
- 冠唇花
- 极丽马先蒿
- 香叶树
- 元元草
- 紫花鱼灯草
- 黑果小檗
- 土牡蛎
- 阿月浑子
- 红陈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