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金发藓
《*辞典》:大金发藓
拼音注音
Dà Jīn Fā Xiǎn
别名
独根草(《中国药植志》),小松柏、岩上小草、眼丹药、一口血(《贵州草药》),矮松树、万年杉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中国药植志》
来源
为金发藓科植物大金发藓的全草。夏、秋雨后采集。
原形态
草本,高10~30厘米,丛生。茎直立,单一,常扭曲,下部密生假根,上部深绿色,老时呈棕红色或黑棕色。叶丛生于上部,向下叶渐小而渐疏,上部叶较大,具长卵形明显鞘部,叶片骤狭,长披针形,尖端卷曲,边缘具密锐齿,中肋强,突出成刺状;背面前部中央具微齿,腹面具多数栉片。雌雄异株;雄株稍短,顶端生雄器,状如花苞,常于雄器中央继续茁生斩枝;雌株较高大,顶生孢蒴;蒴柄强劲,长达10厘米,棕红色;孢蒴初直立,成熟时平列或垂倾,棕红色,四棱短方形;蒴帽覆盖全蒴,具棕黄色毛;蒴盖扁平,具短喙;托部盘状;蒴齿单层。孢于小,圆形,黄色,平滑。
生境分布
生山野阴湿土坡.分布我国南北各地。
化学成分
含皂甙、脂类和色素。
性味
①《贵州草药》:"甘,寒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淡,平。"
功能主治
滋阴补虚。治肺病咳嗽、吐血、盗汗。
①《贵州草药》:"滋阴敛汗,止咳,止血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补脾,止血,润肠。治漏症,内仿咳嗽,子宫脱垂,吐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炖肉服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盗汗咳嗽:小松柏三钱,黄柏二钱,沙参三钱,梧桐树皮二钱,大血藤二钱,五皮风二钱。煎水服。
②治肺痨吐血:小松柏一两。捣烂,熬水加白糖服。
③治眼丹(即下眼皮起痕,一日里能将眼全部盖完):小松柏研末,调人乳敷患处。(选方均出《贵州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鼬
- 海蛤壳
- 胡黄连
- 野香橼花
- 鸡翮羽
- 蓝花葱
- 紫荆皮
- 地骨皮
- 篦子三尖杉
- 无漏子
- 高原鸢尾子
- 石蕊
- 蛇眼草
- 蜣螂
- 鹰不泊薳
- 水泽兰
- 胡颓子
- 白对节子叶
- 小叶凤凰尾巴草
- 多穗石柯果
- 太平莓
- 落地金钱
- 毛黐头婆
- 苏铁叶
- 雉
- 水飞蓟
- 勒管草
- 小飞蓬
- 乌骨藤
- 黄矾
- 豹骨
- 广枝仁
- 荷青花
- 油柑根
- 蒙自草胡椒
- 冬瓜瓤
- 渐尖毛蕨
- 白花蛇头
- 穗花蛇菰
- 蜘蛛香
- 桑叶
- 水杨柳
- 丝绵
- 光叶巴豆树
- 西红花
- 石楠叶
- 细草
- 凤凰毛
- 楮树白皮
- 瓜蒌
- 贝齿
- 地红子根
- 小萹蓄
- 毛千屈菜
- 鹗骨
- 天竺桂
- 狼肉
- 木槿根
- 豆腐
- 大叶马尾连
- 宝盖草
- 田旋花
- 荃皮
- 南瓜蒂
- 合欢花
- 黄荆叶
- 藏丁香
- 芒花
- 沙茴香
- 九头青
- 广东万年青
- 杯苋
- 蚂蚁花根
- 蒙自水芹
- 滨旋花
- 水葱
- 白降丹
- 海鲶
- 防已
- 糖橘红
- 白云瓜叶
- 龙头节肢蕨
- 阴香皮
- 黄瓜仁草
- 鹿筋
- 弓果藤
- 海菜
- 大画眉草花
- 地打果树皮
- 倒卵叶五加
- 犀牛皮
- 牛耳岩白菜
- 喜树叶
- 半夏
- 铁树叶
- 乌藨连
- 迎春花叶
- 倒赤伞
- 碎骨红
- 孩儿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