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楠根
《中华本草》:石楠根
拼音注音
Shí Nán Gēn
英文名
Fruit of Chinese Photinia
出处
出自《本经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根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otinia serrulata Lind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洗净,切碎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石楠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4-6m,有时可达12m。小枝褐灰色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粗壮,长2-4cm,老时无毛;叶片革质,长椭圆形、长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9-22cm,宽3-6.5cm,先端尾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有疏生具腺细锯齿,近基部全缘,上面光亮,幼时中脉有绒毛,成熟后两面皆无毛。本种叶片形变异较大,幼苗期锯齿有针刺。花两性;复伞房花序顶生,总花梗和花梗无毛;花便长3-5mm;花密生,直径6-8mm;萼筒杯状,长约1mm;萼片5,阔三角形,长约1mm,先端急尖;花瓣5,白色,近圆形,直径3-4mm;雄蕊20,外轮较花瓣长,内轮较花瓣短,花药带紫色;花柱2,有时为3,基部合生,柱头头状,子房先端有柔毛。梨果球形,直径5-6mm,红色,鲜艳着目,后成褐紫色。种子1颗,卵形,长2mm,棕色,平滑。花期4-5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500m的杂木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平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活血解毒。主风痹;历节痛风;外感咳嗽;疮痈肿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本经》:破积聚,逐风痹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花清风藤根
- 罗浮柿根
- 淡竹根
- 虎胆
- 珠芽蓼
- 陈壶卢瓢
- 黄瓜藤
- 大苦草
- 一把伞
- 佛手柑根
- 白花九里明
- 罐嘴菜
- 小叶莲
- 淡竹笋
- 石茶
- 花蚊虫
- 白千层叶
- 宽穗兔耳风
- 野苦梨根
- 慈姑叶
- 柳叶剑蕨
- 水梨藤
- 红芋
- 假木通
- 白木
- 蕨根
- 滇榧子
- 黄花独蒜
- 轮环藤
- 竹鱼
- 老枪谷叶
- 鱼香草
- 石刁柏
- 刺南蛇藤
- 打箭菊
- 雨蛙
- 窝儿七
- 百里香叶杜鹃
- 慕荷
- 水莲沙
- 杠香藤
- 一年蓬
- 竹叶兰
- 羊耳菊
- 黄毛山牵牛
- 黄水茄
- 蝴蝶果
- 野苎麻
- 虎睛
- 滇丁香
- 花叶冷水花
- 鸭涎
- 紫花堇菜
- 小酒饼花
- 银丝杜仲
- 藤黄
- 鲤鱼皮
- 凤仙透骨草
- 云南冻青叶
- 黄堇
- 白托柄菇
- 棕榈根
- 云南铁丝莲
- 花叶假杜鹃
- 大脖子药
- 滇常山
- 姜皮
- 榧花
- 滇南寄生
- 黄明胶
- 胆汁
- 石壁莲
- 檵花根
- 石斛
- 珍珠
- 野麦子
- 水苦荬
- 九倒生
- 石菖蒲花
- 姜石
- 黄河裸裂尻鱼
- 小红花
- 甜瓜蒂
- 金棒锤
- 碱蓬
- 斑蝥
- 三叉虎根
- 狗脊
- 竹节蓼
- 茶树根
- 荔枝叶
- 老虎俐根皮
- 蛟龙木
- 树头菜根
- 狗骨节
- 厚叶贯众
- 羊屎果
- 小花黄堇
- 猪毛菜
- 小罗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