窝儿七
《中华本草》:窝儿七
拼音注音
Wō ér Qī
别名
阿儿七、窝儿参、早荷、一碗水、一把伞。
英文名
Chinese Umbrellaleaf Rhizome and Root
出处
出自《陕西中草药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小檗科植物中华山荷叶和东北山荷叶的根及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Diphylleia sinensis Li2.Diphylleia grayi Fr Schmidt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去残茎及须状根。晒干或阴干用。
原形态
1.中华山荷叶 多年生草本。茎单一,高40-90cm,淡黄色,具条纹,无毛或上部有时具细柔毛。根茎粗壮,横生,具节,节间有近圆形的碗状小凹,根茎上着生多数须根。基生叶1片,柄长达45cm,叶大型,盾状;茎生叶2片,叶柄较短,无毛或被细柔毛;叶片近扁圆形,长10-20cm,宽15-38cm,先端2深裂,基部盾状着生,边缘波状浅裂或具不整齐锯齿,齿端具尖头,上面绿色,背面灰绿色。伞房花序顶生,总梗长10-30cm,分枝或不分枝,花序轴与花梗均被短柔毛;萼片6,膜质,早落;花瓣6,白色或淡黄色,近圆形,长2-4mm;雄蕊6(-8),长约4.5mm;与花瓣对生,花药长圆形,花丝较短;雄蕊1,子房上位,近圆形,胚珠5-6,浆果珠形,直径8-9mm,成熟后深蓝色,外面向被子白粉。花期5-6月,果期7-8月。2.东北山荷叶 多年生草本,高约50cm。根茎横生。基生叶大,盾状,叶片阔肾形,2深裂;茎生叶通常2片,有时3片,与基生叶同形,但较小,基部深心形,边缘有大小不齐的锯齿,或有时浅裂。伞形花序顶生,有花数朵至10余朵,白色;萼片6,早落;花瓣6,宽倒卵形,长约1cm;雄蕊6;子房上位,由1心皮组成,胚珠5-6粒。浆果球形,绿黑色,有种子数枚。花期5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1900-3400的山坡林下阴湿处。2.生于山坡阴湿处,或山地林下。资源分布:1.分布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湖北、云南等地。2.分布于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茎横生,扁圆柱形,直径1.5-2cm。表面黄棕色,上方有众多圆形凹陷茎痕,呈切向排列,茎前直径约1cm,周围环节明显,下方着生多数细根。根弯曲,长5-6cm,直径1mm。质硬,折断面平坦,颗粒状,皮部浅棕红色,维管束色稍深,稀疏排列,形成层环明显,髓部大,黄白色。气微,特异,味苦。
化学成分
1.中华山荷叶 根及根茎含鬼臼毒素(podophyllotoxin)4.9%,山荷叶素(diphyllin)0.1%-0.15%,苦鬼臼毒素(picropodophyllotoxin)0.04%,去氢鬼臼毒素(dehydropodophyllotoxin),山柰酚(kaempferol)。[br]2.东北山荷叶 根及根茎含鬼臼毒素(podophyllotoxin)2.8%,山荷叶素(kiphyllin)0.064%以及微量的β-脱水鬼臼苦素(β-apopiropodophyllin),还含山柰酚(kaempferol),槲皮素(quercetin)。[br]根中还含4'-去甲鬼臼毒素(4’-demethylpodophyllotoxin),鬼臼毒酮( podophyllotoxone),4‘-去甲鬼臼毒酮(4'-demethylpodophyllotoxone),a,β-盾叶鬼臼素(a,β-peltatin),a-盾叶苦鬼臼素-O-β-葡萄糖甙(α-peltatin-5-O-β-glucoside),4'-去甲去氧鬼臼毒素b(4'-demethyldesoxypodophyllotoxin)。[br]呈中含水量4‘-去甲鬼臼毒素O-葡萄糖甙(4'-demethylpodophyllotoxin-4O-fluloside)。
药理作用
1. 细胞毒作用:鬼臼毒素具有细胞毒作用,刺激皮肤可致接触性炎;口服刺激肠胃可致峻泻;毒性大,中毒产生呕吐、腹泻、呼吸兴奋、运动失调以致虚脱死亡。2.小鼠鬼臼毒素LD50:灌胃及皮下注射分别为90及24.6mg/kg。3.抑瘤作用:鬼臼毒素对组织培养的瘤细胞和移植的鼠瘤均有抑制作用,但因其毒性大,主要用于皮肤湿疣。
性味
苦;辛;性平
毒性
鬼臼素对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30-35毫克/公斤。
鉴别
理化鉴别 以本品粗粉1g,加已乙醇至少氏提取器中至无色,回收乙醇至不足1ml时移入1ml容量瓶中,加乙醇至刻度,供试品溶液。另取鬼臼毒素、山荷叶素对照品制成对照品溶液。吸取两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用氯仿乙酸乙酯(60:40)展开,用硫酸乙醇(50:50)喷雾显色,120℃烘5min,两溶液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。薄层板置紫外光灯下,山荷叶素斑点显天蓝色。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活血祛瘀;祛风除湿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月经不调;小腹疼痛;毒蛇咬伤;痈肿疮疖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 g;或研末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或捣烂,酒、醋调敷
注意
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服。
复方
①治风湿腰腿痛: 窝儿七、长春七、朱砂莲、威灵仙各三钱,鬼臼一钱五分。水煎服。②治跌打损伤,月经不调,小腹结痛: 窝儿七一钱、研末冲服,一日二次。③治痈肿疮疖: 窝儿七研末,酒醋调敷局部。④治毒蛇咬伤:窝儿七三钱。水煎服;并将药渣捣烂,加烧酒敷患处。 (选方出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
各家论述
1.《陕西中草药》:祛风湿,清热凉血,活血止痛,并有泻下作用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疼痛,骨蒸劳热,跌打损伤,月经不调,少腹结痛,痈肿。2.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祛风除湿,破瘀散结,止痛,解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窝儿七
拼音注音
Wō ér Qī
别名
阿儿七、窝儿参、山荷叶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陕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小檗科植物中华山荷叶的根茎。秋季采挖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达50厘米。根茎横生,粗壮,具一列凹窝,着生多数须根。基生叶1枚,大,阔肾形,2深裂,有长柄,盾状;茎生叶2片互生,与基生叶同形,但较小,边缘具牙齿及小缺刻。花白色,为顶生聚伞花序,有长总梗;萼片6,早落;花瓣、雄蕊均6枚;子房上位,由1心皮组成;胚珠5~6颗。浆果球形,长约10毫米,蓝黑色;有种子数枚。
生境分布
生山坡阴湿处,或山地林下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湖北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根含鬼臼素、去氢鬼臼素和山柰酚间属植物山荷叶的根含山柰酚、槲皮素、鬼臼素、β-去水鬼臼苦素、山荷叶素、鬼臼苦素、鬼臼素、去氢鬼臼素、去水鬼臼苦素、山荷叶素、鬼臼苦素都是木脂体类物质。这类物质最初由鬼臼树脂中分得,因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而被注意。
药理作用
鬼臼素的作用类似秋水仙碱,为"细胞毒"。对实验性肉瘤及癌细胞很敏感,但由于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毒性太大,故不用作抗癌剂(鬼臼素的衍生物则在临床上用作抗癌剂)。用于皮肤,能引起代谢最旺盛的基层表皮细胞的异常分裂、原形质及细胞核的变性等病变。可用其油溶剂或醇溶剂以除去尖头湿疣或乳状疣,此时应注意勿使药液接触健康皮肤。内服鬼臼索或鬼臼树脂,可刺激小肠,产生大量水泻,属树脂类泻药;此时常伴有腹痛,量大甚至可出现血便,或导致严重衰竭性虚脱。注射给药,鬼臼素的毒性很大,首先表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。动物对鬼臼素的敏感性各不相同,猫最敏感,易引起吐、泻(氯丙嗪对这些毒性反应有某些预防作用);大鼠、豚鼠、犬则较不敏感。对离体豚鼠、大鼠的肠管(十二指肠除外)有兴奋作用。在小鼠的试验中(以异体红细胞致敏),鬼臼素有免疫抑制剂的作用。给小鼠注射后,尿中有其代谢物排出,但无原形;亦有微量自肠排出。每日皮下注射可产生蓄积作用。鬼臼素对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30~35毫克/公斤。
性味
《陕西中草药》:"苦,寒,有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陕西中草药》:"祛风湿,清热凉血,活血止痛,并有泻下作用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疼痛,骨蒸劳热,跌打损伤,月经不调,少腹结痛,痈肿。"
②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:"祛风除湿,破瘀散结,止痛,解毒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;作散剂或浸酒。外用:研粉敷。
注意
《陕西中草药》:"忌热物;孕妇禁用。"
复方
①治风湿腰腿痛:窝儿七、长春七、朱砂莲、威灵仙各三钱,鬼臼一钱五分。水煎服。
②治跌打损伤,月经不调,小腹结痛:窝儿七一钱。研末冲服,一日二次。
③治痈肿疮疖:窝儿七研末,酒醋调敷局部。
④治毒蛇咬伤:窝儿七三钱。水煎服;并将药渣捣烂,加烧酒敷患处。(选方出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椒蒿
- 夏蜡梅
- 朱砂
- 天目琼花
- 桑叶露
- 掐不齐
- 九牛力
- 竹叶子
- 假芫茜
- 梅叶
- 山小橘
- 山羊耳
- 抱树莲
- 合萌叶
- 水湿柳叶菜
- 榔榆叶
- 水皂角子
- 苕叶细辛
- 西瓜子仁
- 栝楼皮
- 九头草
- 烧伤藤
- 狭叶山胡椒
- 紫青藤根
- 山花生
- 青通草
- 小草寇
- 双肾子
- 粽巴叶
- 苦丁
- 黑面叶
- 白千层
- 白腹锦鸡
- 牛戳口
- 蝎子七
- 活血连
- 狮子草
- 骆驼蹄瓣
- 红辣树根
- 灵香草
- 茅栗仁
- 刺桐花
- 香菇
- 玉米轴
- 木麻黄
- 昙花茎
- 青钱柳叶
- 柳叶菜根
- 剪夏萝
- 半枫荷根
- 铁力木
- 白降丹
- 驴头
- 硫黄
- 海月壳
- 鸭血
- 榧根皮
- 刺通草
- 刺榆
- 皱叶变豆菜
- 广西过路黄
- 拟缺香茶菜
- 芭茅
- 肿节风
- 小喇叭
- 云南五叶参
- 福参叶
- 鹿角胶
- 辛夷
- 鲨鱼肉
- 大一箭球
- 石防风
- 麻栎
- 大苞芹
- 三角叶风毛菊
- 牡狗阴茎
- 红背酸藤
- 孔公孽
- 旱田草
- 野猪蹄
- 屏风草
- 南瓜七
- 透明草
- 旋花苗
- 苔垢菜
- 鸭涎
- 土黄芩
- 冬青叶
- 小梾木
- 丽江独活
- 万年蒿
- 美丽胡枝子
- 无名木皮
- 牛尾蒿
- 六叶龙胆
- 冬瓜藤
- 观音苋
- 绵羊角
- 蛏肉
- 小叶买麻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