鹊
《中华本草》:鹊
拼音注音
Què
别名
干鹊、神女、飞驳鸟、喜鹊、刍尼、客鹊
英文名
magpie
出处
出自《名医别录》,1.《纲目》:鹊,乌属也,大如鸦而长尾,尖嘴黑爪,绿背自腹,尾黑白驳杂,季冬始巢,知来岁风多,巢必卑下,至秋则毛鲜头秃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鸦科动物喜鹊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ca pica(Linnaeus)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捕捉,捕后杀死,去羽毛及内脏,鲜用或烘干。
原形态
喜鹊,体长约45cm。嘴尖、黑色。头、颈、背部中央、尾上覆羽等均黑色,后头及后颈稍映紫辉,背部稍沾蓝绿色;腰部有1块灰白斑;肩羽洁白。初级飞羽外翈及羽端黑色而显蓝绿色光辉,内翈除先端外,均洁白;次级和3级飞羽均黑色,外翈的边缘具有深蓝及蓝绿色的亮辉。尾长,尾羽黑色而有深绿色反光,未段有红紫色和深蓝绿色的宽带。颏、喉、胸、下腹中央、肛周、覆腿羽等均黑色,喉部羽干灰白色。下体余部洁白。虹膜黑褐色。脚及爪均黑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晒息于庭院、原野和山区。筑巢于大树上。食物主要为各种昆虫及其幼虫,兼吃落花生、玉米、豆类及浆果等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大部地区。
性味
味甘;性寒
归经
肺;脾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;补虚;散结;通淋;止渴。主虚劳发热;胸膈痰结;石淋;消渴;鼻衄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1只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〈别录〉:雄鹊肉治石淋,消结热,可烧作灰。2.《日华子本草》:主消渴疾。3.《本草图经》:主风,大小肠涩,四肢烦热,胸隔痰结。4.《医林纂要》:止鼻购。贩病时作者,以鹊肉作羹食。5.《陆川本草》治身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鹊
拼音注音
Què
别名
干鹊(《西京杂记》),神女(崔豹《古今注》),飞驳鸟(陶弘景)。
出处
《别录》
来源
为鸦科动物喜鹊的肉。
原形态
喜鹊(《食经》)
体长约45厘米。嘴尖、黑色。虹膜黑褐色。头、颈、背部中央、尾上覆羽等均黑色,后头及后颈稍映紫辉,背部稍沾蓝绿色;腰部有一块灰白斑;肩羽洁白。初级飞羽外翈及羽端黑色而显蓝绿色光辉,内翈除先端外,均洁白;次级和三级飞羽均黑色,外翈的边缘具有深蓝及蓝绿色的亮辉。尾长,尾羽黑色而有深绿色反光,末段有红紫色和深蓝绿色的宽带。颏、喉、胸、下腹中央、肛周、覆腿羽等均黑色,喉部羽干灰白色。下体余部洁白。脚及爪均黑色。
栖息于庭院、原野和山区。食物主要为各种昆虫及其幼虫,兼吃落花生、玉米、豆类及浆果等。
生境分布
分布我国大部地区。
性味
甘,寒。
①《别录》:"甘,寒,无毒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凉。"
③《医林纂要》:"甘,平。"
归经
《本草撮要》:"入手足太阴、太阳、阳明经。"
功能主治
除热,消结,通淋。止渴。治石淋,胸膈疹结。消渴,鼻衄。
①《别录》:"雄鹊肉治石淋,消结热,可烧作灰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主消渴疾。"
③《本草图经》:"主风,大小肠涩,四肢烦热,胸膈痰结。"
④《医林纂要》:"止鼻衄。衄病时作者,以鹊肉作羹食。"
⑤《陆川本草》:"治身痒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乳源木莲果
- 肉桂叶
- 秋鼠曲草
- 青杠碗
- 红川乌
- 青钱柳叶
- 长梗郁李
- 麒麟菜
- 到老嫩
- 倒生根
- 葛谷
- 榕树皮
- 蚺蛇肉
- 鸡屎藤
- 茜草茎
- 青葙子
- 青蛇藤
- 润肺草
- 球果藤
- 鸡屎白
- 牛肋筋
- 气桐子
- 淡味当药
- 白升麻
- 羌活鱼
- 枪乌贼
- 曲花紫堇
- 青鱼胆草
- 扁樱桃
- 鸡蛋七叶
- 肥肉草
- 倒钩刺
- 大果臭椿皮
- 黄茅
- 香石藤叶
- 兰花叶
- 青海防风
- 刺叶楤木
- 泡桐叶
- 麒麟尾
- 青皮树
- 荠苨苗
- 算盘子
- 盘羊角
- 桤木枝梢
- 秋枫木
- 盆架树
- 破牛膝
- 蒲公英
- 朴树根皮
- 泡桐木皮
- 秋牡丹根
- 亮叶冬青
- 齿叶泥花草
- 爬地卷柏
- 盘石龟
- 狐心
- 蒲种壳
- 蒲葵子
- 黄花夹竹桃
- 三七
- 披散糖荠
- 泡桐果
- 李根皮
- 泡桐根
- 栾华
- 蒲州豉
- 千屈菜
- 白花丹
- 方儿茶
- 千金子霜
- 球花党参
- 葡萄藤叶
- 排钱草
- 朴树
- 毛蕨根
- 小叶石楠
- 屏风草
- 葡萄根
- 香港四照花
- 铺地黍
- 千金坠
- 华东瓶蕨
- 远志
- 藨草
- 橘核
- 千层塔
- 千年健
- 七叶胆
- 田菁
- 片鸡尾草
- 郁金
- 金耳环
- 石芥菜
- 小接骨丹
- 地涩涩
- 巴豆油
- 螃蟹七
- 七角风
- 排草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