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掌楸根
《*辞典》:鹅掌楸根
拼音注音
é Zhǎnɡ Qiū Gēn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根。秋季采收。
性味
性温,味辛。
功能主治
驱风除湿,强筋壮骨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泡酒服。
复方
①治痿症(肌肉萎绪):鹅掌楸根、大血藤各一两,茜草根、一口血各三钱,豇豆、木通各五钱,红花五分。泡酒服。
②治风湿关节痛:鹅掌楸根、刺桐各一两。煨水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广香藤
- 土燕窝
- 钓杆柴
- 杜鹃花叶
- 滇獐牙菜
- 天目琼花
- 跌破勒
- 杜茎山
- 杜衡
- 鹅掌楸
- 天仙子
- 土羌活
- 藤黄连
- 铁树花
- 粉绿藤
- 煅石膏
- 短叶锦鸡儿
- 天葵草
- 团花
- 枸骨叶
- 淡竹叶
- 铁海棠花
- 电灯花
- 腐婢根
- 干蟾
- 风叶藤
- 甜果藤
- 甜瓜茎
- 檀香泥
- 钝齿青荚叶
- 鹅不食草
- 柠条根
- 桐叶
- 功劳根
- 甜瓜花
- 豪猪毛刺
- 峨眉石凤丹
- 萼果香薷
- 二仙桃
- 蜂蜡
- 苦竹叶
- 蝮蛇骨
- 太阳针
- 鹌鹑
- 跌破竻
- 雕爪
- 痰火草
- 葶苈子
- 枸橘叶
- 蜂蝇
- 伽喃香
- 肥肉草
- 关公须
- 钓樟根皮
- 滇山茶
- 天花粉
- 方蟹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光杆琼
- 牛奶树
- 二色内风消
- 甜叶菊
- 天雄
- 太子参
- 桐油
- 福参叶
- 天茄子
- 豆蔻花
- 薄荷脑
- 条叶垂头菊
- 蝶兰
- 关苍术
- 枸橘核
- 二叶舌唇兰
- 肺心草
- 粉菝葜
- 饭包草
- 杜鹃
- 树头菜
- 淡竹壳
- 糖橘红
- 太阳海星
- 西北莸
- 豆腐泔水
- 通肠香
- 檀香
- 鲱鱼籽
- 土箭芪
- 土田七
- 太白针
- 鳢鱼肠
- 菟丝草
- 鸡谷草
- 砂茴香
- 假茶辣
- 胆汁
- 红郎伞
- 防风
- 蚕蜕
- 中华胡枝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