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萸叶五加
《中华本草》:吴萸叶五加
拼音注音
Wú Yú Yè Wǔ Jiā
别名
树三加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吴茱萸五加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anthopanax euosiaefolius Franch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挖根,除去须根和泥沙,用木槌敲根,使木心与皮部分离,抽去木心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或乔木,高2-12m。枝暗色,无刺;新枝红棕以,无毛,无刺。叶有3小叶,在长枝上互生,在短枝上簇生;叶柄长5-10cm,密生淡棕以短柔毛,不久即脱落;小叶片长6-12cm,密3-6cm,中央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,两侧小叶片基部歪斜,较小,下面脉腋有簇毛,边缘全缘或有锯齿,齿有或长或短的刺尖;小叶无柄或有短柄。伞形花序或复伞形花序,有多数或少数花;总花梗长2-8cm,无毛;花梗花后延长,无毛;萼无毛,边缘全缘;花瓣5,花时反曲;雄蕊5;子房2-4室;花柱2-4,基部合生,反曲。果实球形或略长,径5-7mm,黑色,有2-4浅棱,花柱宿存。花期5-7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3300m的森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利湿;活血舒筋;理气化痰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酸痛;水肿;跌打损伤;劳伤咳嗽;哮喘;吐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;或浸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背草苗
- 蚂蚁花根
- 乌泡刺
- 扶桑花
- 接骨草
- 乌鸦头
- 矮脚龙胆
- 五代同堂
- 大狗尾草
- 橙子核
- 相思子根
- 四楞筋骨草
- 木蓝
- 老蛇头
- 小叶薄荷
- 天脚板根
- 咬人狗
- 西藏水黄连
- 银粉背蕨
- 乌榄根
- 黄栎
- 乌药
- 角果木子油
- 楤木花
- 鼻烟
- 波罗蜜
- 糙壳菱蟹
- 黄花绿绒蒿
- 牛胆
- 海带根
- 灵香草
- 绿衣枳壳
- 麻妹条叶
- 幼油草
- 鸢脑
- 石蜐
- 鲨鱼肉
- 车前草
- 咳喘木
- 黄缅桂
- 粉瘤菌
- 厚朴果
- 蒿枝七
- 华东瓶蕨
- 蛇葡萄根
- 玉簪花
- 牛筋草
- 扇子七
- 九牛造
- 南蛇藤果
- 鹤肉
- 小青杨
- 猩猩木
- 白杨枝
- 黄精
- 安息香
- 虫豆
- 山椒草
- 厚膜藻
- 蚬壳
- 银丝杜仲
- 麦瓶草
- 百日草
- 大苞芹
- 逆阿落
- 柠檬叶
- 紫茉莉子
- 小梾木
- 寄马桩
- 阳起石
- 蒿雀
- 大泡通叶
- 枫香树根
- 绿豆皮
- 楤木叶
- 栘依
- 豺皮樟根
- 石蜈蚣
- 旋花根
- 边缘鳞盖蕨
- 紫铜矿
- 野猪蹄
- 爵床
- 莼菜
- 球衣藻
- 老虎耳根
- 石蔓藤
- 刺蓼
- 化血胆
- 蠵龟筒
- 小寸金黄
- 荭草
- 锦地罗
- 藓生马先蒿
- 黄蜀葵花
- 小罗伞
- 彩斑桑勒草
- 夏丸
- 落葵花
- 银老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