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皮涎
《中华本草》:榆皮涎
拼音注音
Yú Pí Xiá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榆科植物榆树茎皮部的涎汁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Ulmus pumila L.采收和储藏:四季可采,割破茎皮,收集流出的涎汁。
原形态
落叶乔木,树干端直,高达20m。树皮暗灰褐色,粗糙,有纵沟裂;小枝柔软,有毛,浅灰黄色。叶互生,纸质;叶柄长2-10m,有毛;托叶早落;叶片倒卵形、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2-8cm,宽1.2-2.5cm,先端锐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或楔形,上面暗绿色,无毛,下面幼时有短毛,老时仅脉腋有毛,边缘具单锯齿;侧脉明显,9-18对。花先叶开放,簇年成聚伞花序,生于去年枝的叶腋;花被针形,4-5裂;雄蕊与花被同数,花药紫色;子房扁平,1室,花柱2。翅果近圆形或倒卵形,长1-1.5cm,宽0.8-1.2cm,光滑,先端有缺口,种子位于翅果中央,与缺口相接;果柄长约2mm。花期3-4月,果期4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河堤、田埂和路边,山麓、沙地上亦有生长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西藏等地,长江以南多系栽培。
功能主治
杀虫。主疥癣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涂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红稗
- 算盘子根
- 松树梢
- 骨螺
- 凤眼果
- 千金藤
- 麻母
- 刺楸
- 东廧子
- 紫玉盘
- 衣鱼
- 石笔海胆
- 藏羚角
- 六曲
- 枫香树根
- 无风自动草
- 大独叶草
- 无患子树皮
- 红牛尾七
- 红茄苳
- 蜂糖罐
- 鸭公青
- 水底龙
- 油胡桃
- 浙贝母
- 长梗千里光
- 光叶水苏
- 球衣藻
- 枸杞叶
- 野茄树
- 大叶南苏
- 将军树
- 奶椎
- 羊奶子
- 列当
- 豆根木蓝
- 云南美登木
- 刷把草
- 鄂报春
- 黄花香茶菜
- 齿缘草
- 大花美人蕉
- 杠香藤
- 海白石
- 蒙疆苓菊
- 龙脷叶
- 紫筒草
- 亮菌
- 毛大丁草
- 玉米轴
- 剑叶铁树
- 葛藟根
- 高原鸢尾子
- 硬骨藤
- 荚蒾子
- 南瓜藤
- 岩莴苣
- 番红花
- 罗勒子
- 甘遂
- 小金牛草
- 盐麸叶
- 川楝子
- 黑点草
- 黑腺珍珠菜
- 蒲种壳
- 藕节
- 蒲桃种子
- 还亮草
- 莱菔子
- 小对叶草
- 地黄
- 荚蒾
- 番石榴皮
- 石榴叶
- 阔叶赤车使者
- 滇苦菜
- 七里香
- 蚕砂
- 青丝龙
- 大花素馨花
- 灵砂
- 竹精
- 苦地丁
- 八目鳗
- 石吊兰
- 榆皮涎
- 黄毛岩白菜
- 万年柏
- 水朝阳花
- 猪肠
- 花锚
- 野荔枝果
- 虎牙
- 黄蜀葵茎
- 独角牛
- 番石榴根
- 黑升麻
- 野葱
- 等宽鳞毛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