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缘草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齿缘草
拼音注音
Chǐ Yuán Cǎo
别名
蓝梅
来源
紫草科齿缘草Eritrichium pectinatum (Pall.) DC. var. rupestre (Pall.) Brand.,以花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内蒙古。
性味
苦、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治感冒,温热病,脉管炎及血热诸症。
用法用量
1钱,研面冲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齿缘草
拼音注音
Chǐ Yuán Cǎo
别名
蓝梅
出处
《内蒙古中草药》
来源
为紫草科植物齿缘草的花及叶。夏、秋采集,阴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30厘米。茎具多数短分枝,被灰色绢毛。基生叶稍呈匙形,长3~6厘米;茎生叶线形,长1~3厘米。总状花序短,长1~2厘米,结果期稍伸长;花小,蓝色;花萼5裂;花冠檐部5裂;雄蕊5;子房4裂,柱头扁球形。小坚果陀螺形,棱缘有短刺,不为锚状,刺通常带蓝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石质山坡或岩石裂缝处。分布内蒙古及东北等地。
性味
苦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温解热。治感冒温热病,脉管炎。
复方
①治流行性感冒发烧:齿缘草一钱五分,水煎服,每日三次。
②治感冒高烧:齿缘草、当药、木鳖子、西伯利亚艾菊、草河车、诃子各等量。共研细面,每日三次,每次一钱至一钱五分,煎汤温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花美人蕉
- 杠香藤
- 海白石
- 蒙疆苓菊
- 龙脷叶
- 紫筒草
- 亮菌
- 毛大丁草
- 玉米轴
- 剑叶铁树
- 葛藟根
- 高原鸢尾子
- 硬骨藤
- 荚蒾子
- 南瓜藤
- 岩莴苣
- 番红花
- 罗勒子
- 甘遂
- 小金牛草
- 盐麸叶
- 川楝子
- 黑点草
- 黑腺珍珠菜
- 蒲种壳
- 藕节
- 蒲桃种子
- 还亮草
- 莱菔子
- 小对叶草
- 地黄
- 荚蒾
- 番石榴皮
- 石榴叶
- 阔叶赤车使者
- 滇苦菜
- 七里香
- 蚕砂
- 青丝龙
- 算盘子根
- 大花素馨花
- 灵砂
- 竹精
- 苦地丁
- 八目鳗
- 石吊兰
- 松树梢
- 榆皮涎
- 黄毛岩白菜
- 万年柏
- 水朝阳花
- 猪肠
- 花锚
- 野荔枝果
- 虎牙
- 黄蜀葵茎
- 独角牛
- 番石榴根
- 黑升麻
- 野葱
- 等宽鳞毛蕨
- 腐巴
- 甘菊花露
- 青叶苎麻根
- 扶桑花
- 虎骨
- 老虎俐
- 鼬瓣花
- 银不换
- 多花猕猴桃茎叶
- 鱼鳖金星
- 云南美登木
- 猬心肝
- 猪蓼子草
- 长叶丹参
- 乌榄树皮
- 石莲
- 水翁根
- 水苏根
- 钓杆柴
- 狗蹄
- 老头草
- 茶膏
- 葱花
- 繸瓣珍珠菜
- 竹鼠肉
- 石胆草
- 水胡满
- 猪胆
- 水接骨丹
- 苍白过路黄
- 大叶蛇总管
- 珠儿参叶
- 伞花绢毛菊
- 和血丹
- 大皮消
- 野马蹄草
- 水松皮
- 乌桕根皮
- 老龙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