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胆草
《中华本草》:石胆草
拼音注音
Shí Dǎn Cǎo
别名
生扯拢、石花、岩指甲、镇心草、石荷叶、石蝴蝶、石莲花
英文名
Herb of Fanshaped Corallodiscus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苦苣苔科植石胆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rallodiscus flabellatus (Craib) Burtt [Didissandra flabellata Craib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石胆草 多年生草本。叶全部基生,叶莲座状:外部的叶有柄,内部的1-2.5cm,宽1-2cm,先端圆形,基部锲形,边缘具细圆齿,上面密被白色稀淡褐色绵毛。花葶2-4条,高7-12cm,有锈色柔毛;聚伞花序具5-12花;花萼钟状,5裂至近基部,裂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钝,外面被状,5裂至近基部,裂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钝,外面被淡褐色长柔毛,内面无毛,具3(-4)脉;花冠筒状,蓝色、紫蓝色,长约10mm,上唇2裂,下唇3裂,内面下唇一侧具髯毛和斑纹;雄蕊4,花丝呈弧状,有时卷曲,药室汇合,基部极叉开,退化雄蕊1;子房长圆形,长约2.3mm,花柱与子房街道工或稍长于子房,柱头头状,微凹。蒴果近长圆形,长1-2cm。花期6-7月,果期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0-3600m的山坡林缘岩石上及石缝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寒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清湿热;解疮毒;活血止痛。主湿热痹痛;疮疡肿毒;咽喉肿痛;赤白带下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研末撒;或吹喉。
各家论述
1.《云南中草药》:活血解毒,消肿止痛。治月经不调,赤白带下,心悸,跌打损伤,刀伤,疮痈,顽癣。2.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清热解毒,除湿。治湿热痹症,腮腺炎,咽喉肿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石胆草
拼音注音
Shí Dǎn Cǎo
别名
石花、石莲花、石荷叶、虎耳还魂草、石蝴蝶、岩指甲、镇心草、钮子药、地蒲团
来源
苦苣苔科石胆草Corallodiscus flabellatus (Franch.)Burtt[Didissandra flabellata (Franch.)Craib]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四川、云南。
性味
苦、辛,寒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活血,祛湿,止血生肌,止痛。
月经不调,白带过多,心悸,心口痛,湿热痹症。用量3~5钱。
治小儿疳积。石胆草1钱,鸡屎藤3钱,研末蒸鸡黄服。
治咽喉肿痛。研末吹喉。
外用治外伤出血,疖肿。适量研粉或鲜品捣烂外敷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石胆草
拼音注音
Shí Dǎn Cǎo
别名
生扯拢、石花、岩指甲、镇心草(《云南中草药》),石荷叶、石蝴蝶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石莲花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滇南本草》
来源
为苦苣苔科植物石胆草的全草。秋、冬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常绿草本,高10~20厘米。须根黄褐色。叶基生,成圆垫状平铺于岩石上;叶倒卵形,长4~7厘米,宽2~3厘米,先端圆钝,基部渐窄,边缘波状,有粗锯齿,叶脉羽状,上面深绿色,被长毛,下面色较淡,密被长丝毛;叶柄长2~2.5厘米。花茎数个,从叶丛中抽出,长6~9厘米,聚伞花序顶生;花淡蓝色;花萼小,5裂;花冠管圆柱形,顶部2唇形。蒴果狭长,2瓣裂;内有细小种子多数。花期夏、秋。
生境分布
多生于溪边或山坡的阴湿岩壁上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苦辛,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活血解毒,消肿止痛。治月经不调,亦白带下,心悸,跌打损伤,刀伤,疮痈,顽癣。"
②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清热解毒,除湿。治湿热痹症,腮腺炎,咽喉肿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,研末撒或吹喉。
复方
治咽喉肿痛:石花研末吹喉,每用一分,或加冻青叶外敷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苍白过路黄
- 大叶蛇总管
- 珠儿参叶
- 伞花绢毛菊
- 和血丹
- 大皮消
- 野马蹄草
- 水松皮
- 乌桕根皮
- 老龙皮
- 阴(句黾)
- 云雀
- 盒果藤
- 荭草根
- 虎图辣
- 小紫金牛
- 虎骨胶
- 石椒草
- 紫藿香
- 大昏鸡头
- 虎膏
- 大管
- 豉汁
- 糯米藤
- 大叶桉
- 猪耳掌
- 杜鹃兰
- 大对经草
- 多裂独活
- 钝叶蔷薇
- 黄唇鱼鳃
- 马肠薯蓣
- 瑞香根
- 大叶南苏
- 野油麻
- 金沙草
- 栝楼皮
- 黄花香茶菜
- 羊奶子
- 奶椎
- 齿缘草
- 糯米泔
- 桔梗
- 金线草根
- 榕树
- 腊雪
- 阿育魏实
- 瓦草
- 列当
- 独脚乌桕
- 石油菜
- 黄颡鱼颊骨
- 决明子
- 鹅绒藤
- 红毛叶马蹄香
- 七角白蔹
- 落花生
- 蒲公英
- 假耧斗菜
- 白榔皮
- 黑沙蒿子
- 海仙花
- 水竹叶
- 杜仲叶
- 水红木根
- 花椒簕
- 小狮子
- 大黄
- 石蒟
- 大乌爪金龙
- 羖羊角
- 苦芦骨
- 树花
- 凤庆鸡血藤
- 半边风
- 滑石粉
- 驴阴茎
- 过山枫
- 石上瓜子菜
- 羊蹄叶
- 榛子
- 山橘叶
- 胡麻花
- 藏紫菀
- 藏荆芥
- 水皂角子
- 藏鮡胆
- 枫杨
- 毛毡草
- 番木瓜叶
- 银扁担
- 佛手柑
- 猫眼草
- 花鱼
- 葫芦茶根
- 小朴松实
- 羊角拗
- 石蜡红
- 黄皮根
- 云实蛀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