糯米泔
《中华本草》:糯米泔
拼音注音
Nuò Mǐ Gān
别名
粘米泔水
英文名
Water in which glutinous rice has been washed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淘洗糯米时,第2次滤出的米泔水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性味
甘;凉;无毒
功能主治
除烦;止渴。主霍乱;心烦口渴
用法用量
内服:加热温饮,100-200ml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糯米泔
拼音注音
Nuò Mǐ Gān
别名
粘米泔水(《本草述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淘洗糯米时,第二次滤出的米泔水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甘,凉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梅师集验方》:"治霍乱,心悸,热,心烦渴,以糯米水清研之,(或)冷熟水混取米泔汁,任意饮之。"
②《纲目》:"益气,解毒。食鸭肉不消者,顿饮一盏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广西九里香根
- 黄花绿绒蒿
- 龙骨风
- 滑叶木通
- 木本远志
- 附地菜
- 黄水茄
- 猴头菌
- 返顾马先蒿
- 牛蒡根
- 紫金牛
- 芸苔
- 矮陀陀
- 泽泻实
- 云牛膝
- 水毛花
- 狐胆
- 海松子
- 心叶风毛菊
- 绣线菊子
- 杨梅树皮
- 獾骨
- 乌奴龙胆
- 风箱树根
- 猴楠
- 下果藤
- 紫茎
- 岩陀
- 云南五叶参
- 紫弹树根皮
- 中华短肠蕨
- 石榕
- 毛茛
- 金雀根
- 薄柱草
- 刺柏
- 苜蓿根
- 肋柱花
- 苦檀子
- 杉木油
- 序梗女贞
- 小万年草
- 紫荆木
- 大马蹄蕨
- 大泡通
- 蹋菜
- 辐射石豆兰
- 牛抄藤
- 紫茎棱子芹
- 海木
- 垂果南芥
- 松木皮
- 白刺花叶
- 番石榴叶
- 山石榴
- 马尿烧
- 红头草
- 紫鸭跖草
- 藤杜仲
- 栉叶蒿
- 滇瑞香
- 粳米泔
- 木棉皮
- 野灯草
- 蝮蛇皮
- 三筒管
- 山佩兰
- 鱼油
- 绿珊瑚
- 山胡椒根
- 木奶果
- 鹊豆
- 白千层皮
- 艾叶
- 黄泡子
- 白皮柯
- 水鸡油
- 毛脉柳叶菜
- 雪里开
- 红白二丸果
- 匙叶黄杨
- 榛蘑
- 小黄构
- 水蓑衣
- 野大豆藤
- 秋葡萄茎
- 土千年健
- 苦白蹄
- 肾果小扁豆
- 苎麻根
- 葡萄
- 水半夏
- 白薯莨
- 甜瓜叶
- 松萝
- 大发表
- 人参
- 滇丹参
- 鲫鱼胆
- 紫地榆